闻歌刚写完作业,在看书。温少远推门进来,看了她一眼,吩咐:&1dquo;穿上外套,我们要出去一趟。”
昨晚,温少远跟她说过,今天要见的那个人&he11ip;&he11ip;也许她会成为她的监护人。
那日在医院,和林医生说起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是温少远大学里的导师。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丈夫是飞行员,结婚将近二十年,没有孕育子女,也没有领养儿童。夫妻二人,依然过着自己的二人世界,怡然自得。
教授去临市举行讲座,直到昨天才回来,今天下午,就安排了见面。
见面的地点约在了市中心一家环境清幽的茶座,包厢在二楼,很巧的&he11ip;&he11ip;包厢的名字叫采莲。
温少远盯着包厢上方的黑色铭牌看了半晌,勾了勾唇角,轻拍了一下闻歌的脑袋:&1dquo;走吧。”
借着身高优势,他最近总是喜欢揉她头,不然就是这样轻拍一下。
动作很轻柔,但也不怀好意&he11ip;&he11ip;
对方是个保养得宜,气质优雅的中年女人。见到他们进来,起身迎接。
包厢里弥漫着一丝淡淡的香气,很舒适的味道,不浓,不艳,很清。桌上放着一个铁架,铁架下方是燃烧的烛油,上方架着透明的养生壶,壶中心泡着花瓣,芳香四溢。
两厢坐下,先是寒暄。
温少远是她的得意门生,自然而然地就忍不住多询问一些他的近况。直到她话锋一转,终于把目光落在闻歌的身上。
她从进门开始,叫了一声阿姨后,就一直安安静静地坐在温少远的身侧。不说话,也不乱动,只是耐心地等着,温和又乖顺。
闻歌的表现显然很加分。
&1dquo;少远,我和我的先生商量了一下。我和我先生的qíng况我也跟你说过了,我们的工作都非常的忙,他天南海北的飞,我也经常xing的出差。所以一直没有动过领养的念头。我看着闻歌是挺文静听话的,要寄养在你那的条件我们都非常赞同。”她顿了顿,眉心微蹙,看了眼闻歌,笑了笑:&1dquo;但是有一点,如果领养了。我是希望她叫我们爸爸妈妈的,也就是说,我们是正式的认真的想领养她。”
温少远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光滑的杯沿,沉默着。
&1dquo;我们领养和寄养在你这里不冲突,我膝下无子那么多年,想想也是有些惋惜。正好闻歌能填补这个空白,还如此合适。所以她十八岁就解除抚养关系这个建议我不想答应,她日后出嫁,我会备着嫁妆从我家门口抬出去。我和先生的养老也不需要她来承担&he11ip;&he11ip;”
温少远静静地看了她一眼,微微笑了笑:&1dquo;你的意思呢?”
闻歌盯着他的眼睛,他低着头,眼底清晰地倒映出她的身影。闻歌转头看了眼期待的徐丽青,问道:&1dquo;我可以不改名字吗?我就叫闻歌。”
家庭对收养她的热qíng,是闻歌没有想到的。温少远并没有立刻答应,双方都稳妥地决定先相处一段时间。
徐丽青是和蒋君瑜不同xing格的女人,她是温婉的,知xing的,对生活的要求高,也很会享受生活。她的先生在闻歌第三次去徐丽青家时见到的,是个儒雅的大叔,话不多,很多时候总是温和地笑着&he11ip;&he11ip;嗯,做菜非常好吃。
而这期间,温少远几乎也和徐丽青达成了共识。
闻歌由他们领养,他们在家时,闻歌就住在家里。不在家时,就寄养在温少远这里。
徐丽青的公寓在市中心,是年前买的。温少远正好也要买房,原本看中的也是那一个小区,只是位置和楼层并不相同。
这会因为闻歌的关系,选了紧邻着的隔壁那栋楼。
领养的手续很快就成功地办理了下来。而到这个时候,闻歌已经在温少远这里住了将近两个月左右。
这期间,辛姨过来探望过。把家里她没带走的东西都收拾了起来,给她拿过来。知道温少远给她重找了个领养家庭,欣慰了不少。
&he11ip;&he11ip;
闻歌正在卧室里整理自己的东西,一件一件摆进收纳箱里。
&1dquo;不用全部带走。”温少远不知道在门口站了多久,捧着茶杯抿了口茶,慢条斯理地问道:&1dquo;小歌儿就这么想和小叔撇清关系?”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闻歌的记忆中,很少有人叫她小歌儿。她的名字简短,在温家以前,只有外婆会亲昵地叫她小歌儿。其余的人,即使是她的父母,也是连名带姓地叫她闻歌。
她没有小名,别人也不在意,只有辛姨问起过:&1dquo;你的家人原先叫你什么的?”
原先的家人&he11ip;&he11ip;好像已经过了很久,是很遥远的记忆了。但事实上,她只离那段过去快一年了而已。
后来,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单独相处的时候,辛姨偶尔也会叫她小歌儿,尾音上扬,总是很开心的语气。
温少远,这是第一次这么叫她。
闻歌转头看他,他的双眼在灯光下显得极为深邃,高远清澈,带着一丝不可捉摸,平和又清浅。
鼻梁挺直,薄唇染着水色,在灯光下泛着星星点点的亮光。
他走进房间,顺手把那还冒着袅袅热气的茶杯放在了柜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