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颍川陈氏的热闹非凡相比,冀州巨鹿郡的太平道领,大贤良师张角,这些时日却是颇有些苦恼。
至于为何如此,且听我一一道来。
太平道总坛巨鹿广宗城内,此时张角正与二弟张宝、三弟张梁,商议太平道事务。
至于太平道总坛为何设置于区区一座县城,只因广宗城位于冀州太平道教众最多的巨鹿郡、魏郡、安平国、清河国(又作甘陵国)这四郡交汇之处,利于统筹全局。
只见张角长得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眉宇间也透露着忧国忧民之态。至于张角的两个兄弟张宝、张梁,长得却是颇为魁梧有力。
这时二弟张宝,拱手皱眉道。
“大哥,大方弟子马元义领荆、扬教众数万来到邺城,至今未得妥善安顿,且多有死伤,你看该如何是好?”
“此外各州郡渠帅6续来信,禀报钱粮有缺乃至被断绝钱粮供给,莫非我等预图大事,被朝廷以及世家大族察觉了不成?”
张角闻言,神情一凛。
年前张角依据《太平要术》推算,今年三月五日,正是欲图大事的吉时,故而令弟子马元义领荆、扬两州教众数万人,向魏郡邺城集结。
而平日里,太平道到各地传教以及安顿教众所需的钱粮,也大多是由各地世家大族供给的。
至于为何如此,无非是太平道与世家大族的合作罢了,当然两者之间,从始至终都只是相互利用罢了。
世家大族需要太平道宣扬教义,平稳地方,而太平道则需要世家大族供给的钱粮,以做传教之用。
当然在这些年间,有没有出现过钱粮有缺乃至断绝钱粮供给的事呢?
自然也是有的,而且这些年来,还生过好几次。
至于这次是何缘故,可能依旧是彼此之间的利益纠葛罢了。
至于太平道预图大事的机密,仅有自己三兄弟以及颇为信重的八大弟子知晓而已,断无外泄之可能。
而太平道与世家大族的合作,这一切都还要从党锢之祸说起。
桓帝末年,自然灾害层出不穷,张角三兄弟信奉道教,竭尽所能的救助受难百姓。
168年,桓帝驾崩,解渎亭侯刘宏继位,同年爆声势浩大的党锢之祸,士人多遭罢黜,一时之间朝野震动。
而张角上山采药之际,偶遇碧眼童颜、手执藜杖的南华老仙。
南华老仙授他三卷天书,并告知:“此乃《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言罢,南华老仙便乘风而去。
张角得了《太平要术》之后,苦心钻研,并6续传授张宝、张梁。
在建宁年间(168年—172年),张角带着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先在灾情特别严重的冀州一带开始传教活动。
而其教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因此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而在这期间,连年天灾不断,朝堂却少有赈济,但因张角等人的教化之功,地方上方能保持平稳态势。
也正因为如此,地方官吏开始对张角等人的传道,大开方便之门,世家大族为了平稳地方,也积极供给钱粮,助张角传道。
于是张角在熹平年间(172-178年),正式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为太平道的总领;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则自称大医。
张角常持九节杖,在传统医术的基础上,施以符篆之法,治病救人,一时之间活人无数,百姓皆心生向往。
此后张角培养弟子,展教众,以善道教化天下,又派出弟子八人,分赴各大州郡宣扬教义。
光和元年(178年),皇帝刘宏开始卖官鬻爵,结果清廉之人,无钱买官,不得不归隐山林。
而买官之人,更加贪腐成风,是故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如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张角又广泛宣传,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
最终经过十余年的传道,徒众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人数更是多达数十万人。
于是,张角又将教徒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渠帅负责,并最终归自己统领。
自此张角完成了太平道政教一体的改造。
同时张角也由尽自己绵薄之力救助天下百姓的心态。
慢慢变成了建立一个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人人自由幸福的太平世界的心态。
最终在年前,张角推算出时机,正是今年甲子日(三月五日),这才令八大弟子之一的马元义领荆、扬教众来到魏郡邺城,以做准备。
“如今八大弟子可都归来?”
张角看向张宝、张梁,凝神问道。
“除了马元义和唐周之外,其余众人还都在路上。”
张宝回应道。
“那且唤马元义与唐周过来,一同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