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面对突兀的骑兵冲击。
汪直吃惊之余,反应相当迅,一阵排枪打了过去。
顿时将好几匹马给掀倒在地面之上。
不过,双方距离太近了,近到了汪直这边只能来得及一轮齐射,然后就被这百余骑兵硬生生撞在阵列之上。
汪直训练出来的精锐士卒,能被称为精锐,就说明,他们比一般的明军要强,虽然被骑兵硬生生撞了上去,前排的士卒倒下不少,但是阵势并没有被撼动。
这是一近乎同归于尽的结局。
一瞬间石彪与他的百余亲兵,即便事先有了准备,活下来的也不足一般,但是挡在第一排的南洋精锐,更是付出了将近三倍的殆尽,更是出现了火力缺口。
石彪将属于石家的彪悍作战风格挥的淋漓尽致,几乎一出场就震撼全场。
这种我不要命,你也别想活的战斗方式,是这些后辈们所没有的。
这也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当初石彪那个时代,他们与瓦刺作战,很多时候处于劣势,特别是猫儿庄一战,想与同归于尽都不成。而之后的明军后辈们,说打得仗,大多是我方占据优势,根本不知道在劣势之中,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以一换一,都是一种幸福。
所以,这样惨烈的打法,双方都没有反应过来。
却见石彪从死人堆之中站起身来,头盔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掉落,他的战马也死了,拔起一把不知道是谁的长刀,大喝一声,说道:“杀。”随即带领着仅存的几十个亲兵,继续向前。
朱旭林等人见状,顿时热血冲头,只觉得石彪贵为侯爷尚且如此,他们又有什么好怕的。
一个个冲了过来,因为个个奋勇,连队形都跑乱了。但是这种凌乱之中,却有一种特别的震撼力量。在千余明军与汪直所部撞在一起之后,汪直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并不占有优势。甚至还落于下风了。
他立即派人告诉太子,要太子抓紧时间,随即自己也带的亲兵冲入战团之中。
第一百一十八章拼命
汪直再也顾不上其他的时候。
太子也将手中兵力用尽了。单薄的西华门在朱祁镇来之前。已经修缮过一次了,毕竟这里是百官出入的要道。只是不过数月之前的修缮,而今已经完全没有作用了。
此刻已经将城墙之上,轰得七零八散,坑坑洼洼的。
将原来的夯土本色。大片大片的夯土倾颓下来。十几道长梯架在城头之上,不知道多少士卒沿着这梯子,向上攀登。
此刻也在城头之上,占据了小小的位置。
马永此刻浑身浴血,长刀之上,已经崩开了好几个缺口。依旧咬着牙挡在地一线。
此刻,朱祁镇就在后面,不足一百米的地方。此刻他已经习惯了火药味与血腥味。
而他身边,只有一些不能动弹的重伤员,或者说也只有重伤员,才有资格下战场,而但凡能够动弹的将士,都必须在墙头之上厮杀。
西华门城头之上,并不宽,根本不能与很多城池的城头相比,此刻本来就不大的城头,被鲜血与残肢填满了。
每一个人在上面行动,一步一个血脚印。
而皇宫之中,但凡是壮劳力,都已经上了战场,除非是女人否则,都在这里。
连丘浚与身后的中书舍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披上了盔甲,拿着长刀与火铳。而这些武器一部分是库存,另外一部分,就是从已经战死的将士身上捡来的。
正如太子说预见的。
西华门这里只剩下一口气了。
但是太子也将力量用足了。太子身边仅仅有十几个的护卫,这十几个人还承担的传令兵的职能。
除此之外,所有的士卒都派了上去。
预备队什么的,根本没有。
太子虽然知道汪直传来这个消息,说明汪直已经很危险了。但是他还是没有一点的办法。
只能再次传令,凡是能攻破下城头,个个封爵。赏赐金千余,地万亩。
但是这依旧起不了什么作用。
太子还有最后一招。
那就是亲自上阵。
只是他犹豫了。
倒不是太子怕死。而是他一身谨慎,或者说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大本钱砸人,他自己却没有亲身冒险过。
更不要说登城了。
登城这一条路上,可是一路斑斑血迹,大量的尸体堆积在西华门下。折损数量绝对不少。
此刻的太子尚且没有收兵。尚且不知道伤亡比例。但是想要绝对不低。
之所以现在,太子麾下的士卒尚且能保持攻势,这是太子对这数千士卒,可谓厚养之极,虽然只有数千人,但是每年消耗太子的经费,不下百万。
远比寻常明军要多了最少一倍。
战场之上,兵危战急,子弹可是不长眼睛的,太子担心一个不好,就死在上面,他这番雄心壮志,就付之东流了。
太子毕竟是富贵之中养成的,少了一股狠劲。
太子正在犹豫之中,却听西华门上,欢呼之声大作,却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人上了城头。
太子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父亲,皇帝本人。
怀恩一身盔甲冲在朱祁镇身前,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一直在朱祁镇真边的老太监,居然有一身好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