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中,悲兮魔兽是6地上最大的生物,每天吞噬一千座山峰,赵导将污染问题比喻成这个魔兽。
赵导将镜头聚焦内蒙eeds,因为房地产过剩,这两年eeds被扣上了鬼城的标签。
这两年许多大6城市被打上鬼城标签,话题很热门很焦虑,国内国外报道颇多。
后来城市化加快,这种声音也就消失了。
所以以杨树的未来视角判断,导演的选材和立场都不高明,不过还是挺有才华的,镜头颇有艺术感染力,着力刻画了带来严重污染的庞大产业链:煤矿、铁矿、炼铁、建筑材料等等,拍摄得很用心。
而且挺有张艺谋导演的风格,用了很多巨大的色块,以红色、灰色和蓝色分别代表地狱、炼狱和天堂。
这个导演之前擅长行为艺术,所以这部片子里动辄就让演员光屁股躺在各种矿石上拗造型,这是二十年前流行的表现形式,不得不说有点矫揉造作。
不过一个个工人流着汗的身体,看起来令人敬畏,人文情怀还不错。
这类电影不知道如何评价好,演员都是雕塑型的,看起来挺悲壮,有种世界末日的感觉。
出于政治正确,这种片子很容易在电影节上获得提名关注,第三世界不少国家都有这类艺术家,勇于自我批判。
但老外也不傻,并不会拿自己电影节的招牌去为这样的电影背书,最终基本都止步于入围,除非走得更远些,自我批判到玩命的程度。
而且杨树觉得这部片子送错了地方,威尼斯电影节更加注重作品艺术性,柏林电影节才比较关注环境、生态这类议题。
这时哥隔着娘娘和濤姐,一脸兴奋神秘对杨树说:“已经分析十七部了,还没聊到咱们《桃子》。”
杨树明白他的意思,笑着点头,并没说什么。
最后这个总结环节,并没什么官方规律,不一定好料沉底,怎么介绍全凭评审主席喜好。
不过杨树也已经注意到了,这届主席阿方索·卡隆是有明显规律的,他一开始介绍的都是没有获奖的电影,而将已有斩获的七部放在后面。
现在说完了十七部,剩下的三部除了《桃子》,就是本届获奖的两大热门《德军占领的卢浮宫》和《伊扎克·拉宾的最后一天》。
然而就像杨树之前分析的,《伊扎克·拉宾的最后一天》是一部以色列电影,是以这个国家前总理遇刺历史事件为背景拍摄的剧情片。
这个比较复杂,欧洲不同于好莱坞被犹泰资本控制,从历史和宗教情感判断,这个充满地区矛盾冲突的政治影片,很难在一个天主教国家受青睐。
实际上欧洲媒体对此心知肚明,说这部片子是获奖热门有点瞎写瞎起哄。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德军占领的卢浮宫》,这是一部俄国电影,去年老毛子刚出兵占了克什么米地区,正在被全欧抵制,这种时机下拿二战说事的也不好使,不太可能把奖给毛子。
所以到了这一步,杨树站在历史高度,又有了降维打击般的信心。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杨树一诗才在心中吟了两句,阿方索·卡隆已经聊完了《德军占领的卢浮宫》,开始聊《伊扎克·拉宾的最后一天》,而《桃子》放在了最后。
团队所有人都开始骚动,不过又都强行压制着。
“来了来了,咱们《桃子》看来要……”
宁淞提醒大家:“你们注意二号摄像机,已经对着咱们了!”
这应该是导播要求的,得完整拍下获奖团队在公布结果后的第一反应。
“稳了稳了,我的天哪!”
“大家镇定点,别显得猴急!”
这时几个工作人员奔过来,站好了位手举棒灯,将整个团队照得通亮。
“我草,佛光普照了!”
阿方索·卡隆顿了一下,终于说到了《桃子》,他脸上露出了不言自明的微笑。
全场的鼓掌陡然热烈了起来,目光也齐刷刷聚在了杨树等人身上。
濤姐喃喃说了句:“我觉得自己像一只万众瞩目的金鱼,有点喘不过气了……”
杨树也头皮麻,一手握着濤姐,一手握着刘漫。
不知阿方索·卡隆说了些什么,反正嘉宾们全程都在鼓掌。
在他去年自编自导的科幻电影《地心引力》里,女宇航员桑德拉·布洛克出舱进行哈勃望远镜维修时,遭遇太空碎片袭击导致飞船生严重事故,最终想方设法登上了中国天宫空间站,并最终驾驶神舟飞船返回地球。
这部电影大热,十项奥斯卡提名获得了四项,全球票房七亿多美元。
不过阿方索·卡隆也因为这部电影饱受批评,说他替中国做宣传,杨树因为这个也对这位同行颇有好感。
音乐响了起来,他的介绍进入尾声,转向了被佛光普照的杨树,然后大手一挥。
四目相对,杨树猜测他说的应该是:“我正式宣布,获得本届威尼斯金狮奖的影片是《桃子》!”
欢呼声响起,嘉宾们都站了起来,面对杨树团队热烈鼓掌。
杨树心中痛痛快快地长舒了一口气,万丈豪情油然而生:“看来今天真要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了!”
然后率先跳了起来:“兄弟姐妹们,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