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并读小说>祖宗保佑建立王朝>第八十章 洛宫春秋

第八十章 洛宫春秋(第2页)

洛辞脸上露出了畅快的笑容,有《洛语》和《洛宫春秋》这两个大杀器,还有孔子这个最擅长教学生的圣人为学说传道。

日后等到乱世结束,便能将这两门学说传遍下,甚至登入高堂之上,到那时洛氏的重起势之路定然顺畅。

而且,老祖宗应该会喜欢这种学说的风行吧?

洛辞说的没错,他89点的学术水平在这个时候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初洛休将学宫搞出来、写出了《洛语》都为他带来了大量的气运点。

虽然洛辞不是命之子,但是如果真能将这些学说通过学宫扬出去,还真的能为姬昭带来不少气运点,而且还是那种不增加邦周纠葛的气运点。

完成了最后心愿的洛辞,自然是没能见到孔子的整部《洛宫春秋·尊王》。

在一个颇为寒冷的冬,在众人的悲泣之中薨逝,作为一个学术型的君主,他在学宫之中的威望极高,无数的学子都为他悲痛哀悼。

周子派人前来吊唁,上谥号“孝”,称洛孝公。

洛言即位,没有选定太子,但是公室之中已经明白,这一定是公子瑜姿卓绝,所以才会拖延,想要看看他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

众人有些羡慕,然后开始各做各事,人就是要接受自己的平庸。

洛瑜倒是有些不那么潇洒了。

本来娶了西施之后,他每都美滋滋的,即使什么都不干,光是看着西施那张脸,都有一种浑身通透的感觉。

但是后来他感受到了父亲的重视,身为洛国公室子弟,既然自己有赋,那么就要承担起自己身上的重担。

“祖君薨前,念念不忘晋国、齐国之事,秦楚愈强横,必须要竭尽全力的保证齐国、晋国的稳定!”

孔子开始著书,同时教导着自己的学生。

“明公所著的大同世界,是来源于素王,吾等所要做的,就是在现实之中寻求通往大同的道路。

一切的经典都要以此为准。”

洛明公所著的经典学说,连同孔子这些年的思考,开始在门徒之中大范围传播,他们联合着一部分洛国的公族子弟,渐渐形成了以这些学说的阐释为核心的学派雏形。

两位圣人合著的学说,简直瑰丽至极,真的能让人感受到一个完美光辉的上古世界。

从洛辞开始,到洛言即位初期,这些列国之中的公子和士子来来去去,很多人奔向列国入仕,想要一展所学。这是学宫建立一百多年以来,最为繁荣昌盛的年代!

众人不仅仅讨论那些理论的思想,还将这些应用到列国的事务分析之中。由于身处大争之世,无论如何讲王道,最终画风还是跑到了富国强兵之上。

“下列国,竞逐方伯之位,所有的国君都想要富国强兵,我等要么是列国贵胄,要么是大夫元士,正应该一展所学,襄助国君,执下之牛耳。”

会盟之时,盟主执牛耳,所以有这个说法,现在除了楚国之外,还没有人想要代替周子,主要还是局限在称霸之上。

在这种氛围之中,曾经担任齐国国相、辅佐齐桓公称霸的管仲自然就被频繁提起,尤其是他在齐国之中的改革。

管仲对列国所使用的各种政策一直以来都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是从来没有过数百名才智之士一起研究。

现在这种才智之士,三一小辩,五一大辩,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一种迥异于李耳道和洛孔王道的学术出现了。

这种学说直指富国强兵的根源,那就是国家加强对土和人口的管控,国家掌握更多的税收,最好是能够将每一个人的力量都压榨出来。

这样就能强国!

这种理论的出现让学宫之中的很多人怀疑人生,孔子更是少见的批评了这种理论。

更坐不住的是洛言,他没想到这些人这么快就搞出了霸道的雏形,有些无奈的感慨道:“王道出世,果然霸道迟早都会出现,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下的战争要变得更加惨烈了。”

然后他转头就开始派人抄录这些霸道的理论,同时开始修改洛休当年注下的书籍,从而寻找霸道的缺点。

学宫之中的争论愈激烈,甚至展到宫外约架的步!

又是一年,渐渐隐居的老子,身边伴随着几个洛氏的侍女,他在布帛之上写下最后一,默默读着自己的文章,然后对着虚空笑道:“素王,吾道成矣!”

闭目垂手而亡。

……

在洛国官方的推动下,洛国学宫迎来了第一次思想的大爆,儒家与法家的源头在这里诞生,学宫之中激烈的辩论着。

在晋国开始出现成文法之后,士子从善恶论开始,讨论德治与法治的区别以及重要性,开始讨论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变。

这种思想领域的转变,在生产力大爆之后,剧烈的推动着变化。——《儒法之争·前奏》

(本章完)

书友推荐:有瑕父女,高诱我深入不灭神主下雨天春盼莺来还珠之含玉缠金枝(古言1v1,先婚后爱)被哥哥舔逼后上瘾了(兄妹h)重生知青:我的火红年代苏霞老王我的绝品老师花开百年玻璃灯无敌六皇子天人图谱等你上线炮灰是心机美人(快穿)顶级村医我同行非要让我金盆洗手迟音
书友收藏:梦里花(强制、NP)苏璎盛敬锋系统赋予我长生,却忘记赐我不老浪漫时光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挥洒校园火影:我带着转生眼穿越了大相师陈平淫乱小镇十三幺官道权途及时行乐NP桌边[校园]影视那些年我们的意难平嫂子:我真不是傻子了叶凡唐若雪官家天下青云官道再别春风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