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旬你们开始渡江行动时,李云龙的第一兵团即由铁路先运两个至三个军,共约12万至18万人,直达南阳,夺取襄阳、樊城之线,威胁宜昌,使宜昌方面之敌不敢轻动。四野主力,亦于该时步行南下。”
2月11日,延安领导把渡江作战时间、指挥机构等,通知三大野战军的负责人:
“三月底开始渡江作战的计划,望你们按此时间准备一切”;
“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华东局和总前委均直属总部”。
至此,延安领导就渡江作战的部队、时间、指挥机构及采取的战术,形成了基本方案,并下达了指示。
即:战役起时间预计在3月底、4月初;战役由中原、华东野战军及东北野战军一部共同起;
仍由淮海战役的总前委负责指挥战术则采取中原、华东两野战军突破南京段的防线,东北野战军一部则在武汉段进行佯攻、牵制作战。
4月1日,渡江前线指挥部就制订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上报延安领导、上级机关。
4月3日,在前线指挥部的领导焦急的等待中,总部终于回电:
“同意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决定以中原、华东野战军组成东、中、西3个突击集团,采取宽正面、有重点的多路突击的战法,于4月15日18时在江苏靖江至安徽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
先歼灭沿江防御之敌,然后向南展,占领苏南、皖南及浙江全省,夺取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
4月7日,总部领导电示渡江前线指挥部:“和平谈判已有进展,可能于15日以前成立协定,……请加紧准备于15日准时渡江,你们方面务必不要变更”。
4月11日,为了力争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取得成功,总部领导以总部名义电示总前委,将渡江时间推迟一星期。
4月14日,总部来电报,指示渡江前线指挥部:“你部要迅攻占安庆至南通一线据点。”
16日又出夺取江心据点的指示。
18日,总部领导又电报给渡江前线指挥部及中野、华野长:
“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胜利极大,希望我中野、华野全军将士同心同德在前线指挥部及中野、华野两前委领导下完成伟大任务。”
4月2o日,北平和平谈判破裂,人民解放军当晚即起渡江作战。
21日,总部终于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自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军,正式开始了。
终于,四野出动了,抽调4o军、43军2个军12万人组成先遣兵团。
为对付精锐的桂军,4o军和43军都是四野的头等主力。
4o军是着名的四野特种兵纵队,军长李云烨。
43军前身可以追溯到晋西北独立团,是我党最早的武装力量,也是着名的第四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编而来,军长张大彪。
四野派出了最精锐的力量,第1兵团司政委赵刚亲自上阵。
先遣1兵团5月4日乘虚渡江,迅占领南岸,同时开始搜集船只,为后续大部队渡江使用。
四野主力7o万人出动了,分别从正太路、平汉路和津浦路南下,随行的还有2万多东北华北抽调的地方干部,沿途开展工作。
此时中下游的渡江战役已经基本胜利,白健生不仅侧翼暴露,头上还即将面临着东野的铁拳。
他只好命令部分兵力迟滞四野大军滚滚而来,主力全线向南撤退,宋荫国兵团向西撤,确保川陕门户,试图守住四川。
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时,1946年4月,解放军准备起渡江战役,此时,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及第四野战军一部合计12o万大军已云集长江北岸,大战一触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