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志愿者都带3到4个孩子,带他们做游戏、运动、唱歌、做手工,奖励小红花。
这一次算是是6奕铭第二次来了,他对这儿有个小孩印象很深刻。
这小孩很特别,圆圆的脸,相貌可爱,老师给他取名叫“小包子”。
他已经9岁了,在这批孩子中算不上年纪小的。但他的性情却是这批孩子中最不稳定的一个,不光腿有残疾而且心里也有障碍。
这孩子情况挺严重的,语言表达困难,自性语言很少,通常会反复表达或提问者人为提醒。
6奕铭第一次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小包子。
小包子喜欢独处在某一个角落,平时一言不,爱好单一,仿佛周围的热闹不存在,仿佛远离人群才能让他感到轻松。
6奕铭有些好奇,私下里他跟康复园的老师详细了解了小包子的基本情况。
无可厚非,这孩子家里条件很好,却被一套套规矩约束,社交的范围很小。
他父母平日里工作太忙了,导致孩子从小也没有人陪伴。由保姆带大,却被带着仇富心理的保姆长期虐待,性格渐渐古怪,也更加沉默寡言。
这是典型的环境因素造成心理疾病。
父母现孩子心里有毛病时,为时已晚。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而不是看到陌生面孔就表现出来焦躁不安。
谁希望自己的孩子饱受非议,那他以后在社会上该怎样生存?
小包子的父母两人一合计,打算用强制的手段逼迫他社交。
多番尝试无果后,母亲于心不忍,打算顺其自然。
父母两个意见不一,两人打了架。
小包子在拉架的过程中被误伤,父亲的过激行为误伤了母亲,更直接导致他一条腿落下残疾。
母亲受了伤常年住院,父亲被抓捕坐了牢,他被送进了康复园。
一个虽不温馨但父母双全的家庭,被拆得七零八落。
这孩子的经历对6奕铭触动很大,他听完后,心里不无感触。
小包子在6奕铭多番的引导下,对众人进行自我介绍,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无疑,这是成功的。
只有本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了解小包子需求是什么,6奕铭接触小包子,帮他慢慢地脱敏,帮他做心理建设。
从害怕握手到模仿动作,有时候解释无法让这孩子理解,6奕铭选择做出视觉型动作,让孩子更直观的接受、了解。
相处时间虽不长,但小包子明显由抵触变成了接受。
康复园的老师看到后也觉得不可思议,还建议每月固定一次给小包子上陪伴课。
可6奕铭没办法,他的事情很多。
“小包子,我给你画幅素描。”6奕铭架起了画板,他的手腕仿佛与纸张融为一体,线条轻快,笔锋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