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要是傅国生看出来了,后面还怎么演?
总有人说如果怎么怎么样,余罪就暴露了。
那如果潘金莲不开窗户,武松还不会上梁山呢,《水浒传》不拍了?
所以有些时候观众也不能太较真,没有那么多“如果”,只要能逻辑自洽,就算是合格的电视剧。
《余罪》的逻辑虽说算不上完美,起码也说得过去……
饭吃完了,廖东的剧本也看得七七八八,张瑞开口问道,“怎么样?”
“有点狗血。”
“谁问你这个了。我问你能不能演好?”
“这……当然没问题了!”
接下来的一周,廖东一直都在酒店的房间里研究剧本和余罪这个人物。
《余罪》的编剧沈荣可比《翻译官》的编剧靠谱多了,他是先后上过中传和北电,当了六年编剧,日后大火的《三叉戟》也出自他手。
最明显的差距,就是沈荣把第一季的重点放在羊城集训和卧底上面,这是原着里比较精彩的部分,沈荣不但以这个为主线,还添加了不少额外戏份。
而校园内的剧情反倒是被沈荣压缩到了一集之内。
那些聊天打屁的内容放在小说里可以让读者更好地带入情绪,也能营造氛围,但是要放在电视剧里,绝对是拖节奏的东西。
这要是换成《翻译官》的两个编剧,肯定会着重描写校园的部分,因为可以谈恋爱……
至于主角余罪的性格,剧本第一句话就写出来,“我叫余罪,外号贱人余!”
就是要突出一个贱!
这个廖东太熟悉了,倒不是因为他贱,而是余罪犯贱的剧情,他很熟悉。
原着里对余罪有很多描写,比如每次学校放假,其他学生都在想方设法买车票回家,而余罪则是装成上访群众,被专车送到家。
再比如他打架喜欢出阴招,看见美女就要撩……
还有就是他的梦想,不止一次说过,他上警校就是想在自己家那边当个小片警,能给他爹的水果摊提供一些庇护。
这种“朴实”的梦想非常符合廖东的心境,他一开始当老千的时候,也是想赚够了钱,就退休……
当然,最终小说里的余罪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而廖东,则没有这种觉悟,也没有这种机会。
很快,廖东就抓住了余罪的几个重要性格特征——贫嘴、好色、不按常理出牌,但又孝顺,重情重义……
抓住这几个特征,再结合剧本,廖东就知道怎么演好余罪了。
张瑞把整部戏第一个镜头留给了廖东,还邀请剧组所有演员都过来看,他的目的是帮廖东撑腰,告诉所有人,这是他亲自选的男主角,大家的小心思都收一收。
当然,张瑞也想让廖东展现一下试镜时的演技,给这些演员和工作人员看一看,这可不是资方塞进来的人!
第一个镜头是廖东的个人独白,也是整个故事的开始。
廖东微微弓着腰,后背略驼,整个人非常松弛,他瞟了一眼面前的摄影机,晃了晃脑袋,“我叫余罪,外号贱人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