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先前我还没有问你,你怎么会在铁家屯的?”
三郎将自己的遭遇一一告诉了铁婆婆。
铁婆婆听完流下了眼泪“唉,苦命的孩子。”……
铁婆婆听完流下了眼泪“唉,苦命的孩子。”
“婆婆,我也是一个人,以后我就做你的孩子吧。”
铁婆婆愣了一下,然后拉着她,揽入怀里,哭了起来。
哭吧多时,铁婆婆擦完眼泪,将粮食和酱菜放进厨房里。
三郎将口袋里剩余的几十文钱给了她。
铁婆婆让他留着,他摇了摇头,告诉铁婆婆,可以到外面挣钱,以后家里有他,就不要再愁了。
铁婆婆,看着三郎稚嫩的小脸,倔强的性格,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叮嘱三郎往后有机会好好学艺,不要到河边去。
三郎点头后,离开了铁婆婆家。
他去寻找可以干活赚钱的地方。
问了别人才知道铁家屯河北都姓铁,河南是外姓,河北的收入是大家一起分,河南不是,大家各赚各的。
河北的铁姓女子嫁人后,可以跟着夫家走,到外地安居,也可以住在河南,孩子随男方姓,要是随女方姓,可以住到河北。
河南的女子嫁到河边,可以直接安居。
三郎知道在河北是没有办法赚钱的,于是到河南找活干,他能干的就是帮人家干家务,唯一的要求就是干一天给一天的工钱。
找了好多家,才有一家雇佣他,一来是他小,二来大家都不富裕。
虽然铁家屯很多店铺,但是都是小的可怜,服务的都是附近的百姓。
就这样,隔三差五的,三郎赚到几文钱、十几文钱后,不断的要找的活干。
铁夫人一直以为他每天都是出去玩。
到了月底,半个月了,才积攒了五十文钱。
不过,他听到一个好消息,就是河南的人可以到东边打铁场给河北的人干活赚钱,可以月结,也可以按天算。
他很快来到了东边打铁场,问了三家,大家都问他怎么不去山上学艺,跑这里来干嘛?
原来河南的人尽管是外姓,也要去山上学艺的,这是屯里的规矩,为了整个铁家屯的未来着想。
他告诉人家,自己是外地人,流落到这里。
一开始人家不愿意雇佣小孩,经不住他嘴甜,又磨人,只好答应,让他挑选一些轻的活干,帮助捡炭火,池子里放水,拉风箱,拿小铁块,小兵器,都是些零散的活。
三郎除了干这些活外,还给他们倒水,清洗毛巾,这是他自己要干的,不在那些活范围内。
大家看他人虽小,但是比较勤力,有眼力见识,于是很是喜欢,让他远离火炉,不要被烫伤,不忙的时候,站在远处看。
就这样一天忙下来,也能有个十五文钱,虽然辛苦,但是可比在河南干活强多了。
傍晚回去后,看到铁婆婆在捡牛粪,他就帮着一起捡。
明天就是双月了,三郎看到很多孩子都回来了,大家都边走边看着他,彼此相互打听着,很多人摇头,没有人认识他。
到了屯长家,看到铁刚、铁强、铁毅和铁艳梅都回来了,她知道女孩子肯定是铁艳梅,其他三个哥哥就不知道是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