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李自成面色凝重,脸上有压抑不住的兴奋。
。。。。。
翌日,民壮、民兵招募公告一经张贴,不出半天,县衙之前就排起了长龙,多达千人,声势浩大。
后来听说主办此时的是最近风头无两的晏子宾二儿子晏青,最让人可敬的是他扩展蒙生学堂,里面3oo个贫民、军户子弟既能吃的上饭,而且又有书读。
来的人更多了,不到一天的时间竟然达到了3ooo人,甚至很多是从卫所里面跑出来的军户。
但这些当兵的竟然大多数十分瘦弱,甚至有的兵到了秋天了仍然穿着夏天的衣服,衣不遮体。
历史记载陕西三边的兵从万历时期到崇祯已经27个月不军饷了。
甚至万历时,戚家军索要去朝鲜抗倭胜利的军饷无果,被总兵坑杀。
让这样的士兵去打仗,去拱卫京师,能打赢吗?
李自成和晏青站在县衙门前。
在李自成的心中,一股熊熊大火燃烧起来了,仿佛大业可期。
这些人中精壮的,和他相识的人才能留下,加入民兵。
前半生,他还从未如此风光过。
而在晏青的眼中,这里面却隐藏着危机,为什么这么多人回来当民壮民兵?
不就是因为县衙提供了一份一年能领2两银子的薪水的工作。
这些钱,大旱之年,买不一百斤粮食。
根本养活不了家。
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活路了。
造反的土壤已经成熟,到时只需一点火星,就能燃起熊熊大火。
来的人越来越多,直到县衙前面的揭去告示,才告一段落。
李自成武艺高强,年少时曾经跟罗教头学艺,这里面什么样的人勇猛善战,是练家子,他能轻易的分辨出来,比如里面有一个人叫郝永忠,他就能看得出来,是个狠手。
晏青微微皱眉,此人有些熟悉,他想起来了此人被人记得的外号是郝摇旗,领军杀敌,悍不畏死,只不过爱喝酒喝酒之后容易误事,而且军纪不佳。
而在这些报名的之中,晏青现了一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袁宗第,此人才是后期能独领一军,独挡一面的人才。
“李大哥,把这个人留下?”
“他?袁宗第?”
“对!而且那个郝摇旗,我也能看出此人不凡,但不要迅提拔,须慢慢观察”
“好”
李自成点了点头虽然不解,但仍然在心中记下这件事情。
现在,郝摇旗、袁宗第、李过、高一功,李自成七虎将已经有四人在这里。
众人皆知曹文昭、孙传庭、卢象升、吴三桂这些明朝将领,然而像李自成手下的七虎将,在李自成死后,即使像郝摇旗这样品行不佳之人也坚决扛清,他们有着朴素的理想观念。
人们把明末少数扛清的到底将领和官员甚至大力看成道德楷模,然而这种事在李自成的出身草莽的七虎将里面却只是底线,难道他们不更值得令人钦佩。
是非功过,由谁人评说?
经过一天的选拔,选了11o个人,整个百户编制112个人。
第二天县衙前面,众人依次列队。
任命李过、袁宗第为总旗、其余的小旗大多由军户、熟识任职。……
任命李过、袁宗第为总旗、其余的小旗大多由军户、熟识任职。
李自成和晏青骑马并列在前。
县衙门口站着知县、县丞、主簿、教俞、典史、巡检等一众官吏。
晏子宾宣布:“大旱之年、流贼四起,保境安民,明兵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