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与中宫,那是母子关系。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从未曾的有过太子坐不稳东宫的位置,皇后还能在中宫里安安稳稳的。皇后是永治帝的元配。这从皇子妃到皇后看似顺顺利利。可这里面也是有许多的风波。
永治帝的后宫不缺美人,永治帝的后宫不缺皇子。
九皇子不缺哥哥们。
而且,九皇子亦是不傻,他看得明白。在父皇的默许下,他的庶兄们都是起冲峰,在向太子大哥挑战。
偏偏太子大哥一直处于下风的位置。这让中宫的皇后位置都是开始不安稳起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九皇子越来越害怕的。
九皇子怕的就是太子大哥一旦倒台,母后怎么办他呢他和二哥又应该如何选择在越来越明朗的前景下,九皇子迷茫起来。
九皇子这等边沿人物,那都是迷茫起来。
那么,京都的中宫娘娘,中宫皇后是什么感受
皇后跟着永治帝一路风风雨雨走过那些年月。皇后与皇帝要说没感情那怎么可能。他们是有夫妻感情,他们一起育有四个儿子啊。
若是永治帝对妻是没感情的,就不会在皇后都三十多岁了,还乐于让皇后生下九皇子、十皇子。
凭着九皇子、十皇子的出生,这就证明永治帝还乐于歇在人老珠黄的中宫。
这也是皇后一直镇住后宫的根本。她有中宫的名义,有凤印在手,有管辖宫权的权利。更是有皇帝的宠爱,有身为太子的的储君儿子。
可现在呢
连九皇子都看的明白的事情。皇后如何看不明白
太子让皇帝失望。一旦太子被废,皇后应该怎么办
“本宫老了啊。”坐在梳妆台前,皇后瞧着镜中的自己。她不得不出这样的感慨。皇帝有天下的权柄在手。
那无上的权利给皇帝无尽的威仪。所以,皇帝身边从来不缺美人儿。
可皇后呢她得承认一个事实。她就是老了,就是人老珠黄。她已经快五十岁的妇人。在这一个时代里,她就是做祖母的年纪。再过些年,她可以当曾祖母。
皇后生有四子。
东宫太子的妻妾十几人。太子妃诞下一个嫡女,倒未曾诞下一个嫡子。其余的东宫女眷倒是给皇后添了几个庶出的孙子。
至于二皇子那儿,二皇子体弱。这些年娶了一位皇子妃。夫妻感情瞧着不错。可惜许是娘胎里的体弱。二皇子的膝下一直无子嗣。
那么,这前面的儿子里。就已经注定皇后能扶持的儿子就剩下太子。
二皇子无嗣,早早就是注定无缘大位之争。
皇后在后来还生有九皇子、十皇子。这两位皇子是双胞胎,这自然没大位继承权。可偏偏如今出了意外。
明明小儿子小十殁,皇后最是伤心难过的。
可在这等中宫风雨飘摇的时候,皇后想到的却是小十殁了。那么,小九的继承权是否就是可以有
越是有这等想法。皇后却是觉得自己可悲。她居然在儿子的死亡上,还是打起这等主意来。这对于一个当娘的来说,那是何其的可叹可哀。
可为了儿子、孙女们的未来。也为了家族的未来。
皇后不得不多想。
因为从来被废的太子不会有好收场。被废的皇后就会有好收场吗
皇后很清楚的。她与皇帝有感情。可这些全是私情。
在社稷江山面前,皇帝只会顾得大家,顾得祖宗基业。一点子夫妻情份算什么一点子骨肉情份又算什么
“娘娘,您容貌依旧,您这是富贵端庄的美。”皇后的陪嫁嬷嬷还是尽量的挑一些好听话,那是拍了皇后的马屁。
皇后轻轻摇摇头。
皇后的心思沉。她近日睡得不香甜。
太子妃来给皇后请安时,皇后都还是有心事的模样。这一对婆媳没什么矛盾。皇后要名声,要一个仁善的美名。一直以来都是当一个好婆母。当一个好的中宫娘娘。
在宫里皇后的名声经营的颇好。
太子妃嫁进皇家后,那自然向皇后学习。这也是经营一个好名声。所以,哪怕是一直没能生下东宫嫡子。太子妃的位置坐得很稳。便是东宫的庶子们一年一年的降生。
太子妃依然做得住。因为,太子妃抱养了太子的庶长子。这一位庶长子还是太子妃已近的同族的族妹所出。
这就是太子妃的底气。哪怕是没亲生的,抱养的一样的养着。宫里讲一个生恩比养恩大。
“儿媳给母后请安。”太子妃来请安,那是态度非常的恭敬。
“免礼,坐。”皇后的态度一直是温和的。她道“你来陪本宫说说话,本宫心里舒坦。就是你受累了,天天陪我这一个上年纪的妇人唠叨一些琐碎事儿。”
“母后你是一国之母,自是母仪天下。儿媳向您学习,那是份内的事儿。能在母后身边听用是儿媳的荣幸。若能多得母后一二分的风采,儿媳可是巴不得。”太子妃只是捧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