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越了,跟叔翁有亲属关系,平时的来往密切。
并且,在武功方面的成就,比文治突出,基本认识军中的高层。
这种情况下,祖父没必要制造理由,铲除一员不可多得的悍将。
“是啊,王上不昏庸。”
白起跟随君王多年,十分认同此话。
“正好,回咸阳见见政儿母子。”
嬴策想念母子俩了。
经过这些年的相处,他把后代小嬴政,妻赵姬当成一家子,不是存在字面上的人物。
“叔翁有军务在身,暂时回不去,你和政儿说说,他曾叔翁很快回咸阳。”
白起严肃的神情边露出笑意。
“侄孙不说,政儿也会问,叔翁你怎么没回来。”
嬴策一样笑道。
“倒是没白疼。”
白起待这个曾侄孙,跟自家孙儿没太大的区别。
“向我大秦投降的赵军,集中在北山下的空地。”
嬴策提及俘虏的赵军们。
“我们去说一说,以安其心。”
白起站起身。
“唯。”
嬴策走在旁边,一起出了营帐。
“没巴蜀增产的粮食,最后,唯有把他们悉数坑杀。”
白起平淡的语气里,带有庆幸。
前半生,以杀伤各国有生力量,削弱他们的实力为主。
不出意外,这一方针会贯彻到底。
到了侄孙的出现,提出不杀各国俘虏,杀之伤诸夏元气的说法。
待天下一统,都是大秦的一份子,治下的庶人、农人,从此不分哪国。
获得君王认同,允许试点新方针。
为防越来越多俘虏,不放回去,拖垮整个大秦,用他们在巴蜀开垦荒地。
解决水患泛滥的地方,让粮食产量,田地都大大增加。
这让大秦,持续三年的长平之战,留有不小余力,赵国先撑不住。
反之,没巴蜀增产的粮食,唯有坑杀掉四十多万赵军。
多出这么多青壮年的嘴,足够把大秦吃崩了。
“有些事并非残暴,不得已而为之。”
嬴策不是给叔翁脸上贴金。
原来的大秦经过消耗,养不起四十多万青壮,留着会带崩全国。
不杀了,长平之战打得毫无意义,赵国实力尤在,没伤及根本。
统一天下的进程往后拖延,祖父最是无法接受。
“白老将军,嬴将军。”
两道身影出现,众将让开一条路。
都是熟悉面孔,早年跟着的王龁,司马错的子孙司马靳,另一名将王翦等等。
这也正常,赵军主力投入战争,来的秦军和高层同样是主力。
“诸位。”
两人一一回礼。
“把我们集合起来,要干嘛?”
“说好的给一顿饭吃,怎么没食物,不会骗我们吧!”
“不至于,话的人是武安君,王室的定远君,足够证明真假了。”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回到故乡,家里有个阿母呢。”
“唉,出征时,荆室怀有身孕,不知咋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