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秦始皇:???什么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作为一个皇帝,你说这种话合适吗?
亏他刚刚还在说康熙这个人做得还是不错的,结果到晚年了就是这么治国的。
秦始皇根据资料里的年份算了一下,那个时候的康熙年纪是大了一点。
可是既然都当皇帝了,你就得做到老,怎么能这么消极?
不想做了就传位给继承人啊!这些异族人的行事作风真让他无语至极。
还有,九子夺嫡?九个儿子争夺皇位?
清朝。
还没到晚年的康熙:这,怎么能这么说呢?
不可能,他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话,明明自己从小就很勤勉的。
到晚年就罢工了?还有,凭什么把大清衰亡怪在他头上,明明自己做得挺好的。
还有,九子夺嫡?
四子胤禛当上皇帝让他有点意外,这个时候他还没确定好最终继承人,不过已经立了太子了。
意思就是他的九个儿子参加了皇位争夺?真是没有规矩。
具体是哪九个皇子?皇家出现这种事可就有点令他寒心了。
想看看康熙治理能力的人都被康熙消极怠工的作风惊住了,这要说昏庸好像也不是,就是后面不作为了。
各朝勤政的皇帝对康熙这种心态保持不赞成态度。
部分凑热闹的人则被九子夺嫡这个词吸引了,就是这里没详细讲这个事件,他们有点失望。
写小说的人好奇死了。
九子夺嫡听起来就很精彩,这可是纯纯的资料库啊,如果能把这件事改编一下写出来,肯定精彩。
小说家们想,反正清朝在他们后面,就算写出来了,也没有人能追究他们。
以前的皇室素材都快用烂了,现在有送上门的新素材,肯定不能错过。
就在大家想着私下找裴姝要九子夺嫡的详细资料时,现裴姝已经找出来给他们看了。
原来,刚刚他们没注意,已经有人在弹幕上匿名询问这个事件了。
裴姝看到后,当然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了。
看完九子夺嫡的过程,大家虽然没在弹幕上表看法,不过他们在心里直呼:真精彩。
皇家的私事果然要比他们普通人家的好看。
清朝。
康熙本来想后面找时间问裴姝的,结果有人的动作比他快,还没等康熙有所行动,就已经问裴姝了。
他十分郁闷,也没办法了,只能和别的朝代的人一起“欣赏”他们家的家事了。
看完后,康熙气急攻心,他这些好儿子啊,可真是好样的,每个人的行为都让他刮目相看。
其他皇子:老四真是阴险,表面上看起来不争不抢的,结果最后皇位被他给拿去了。
雍正时期。
雍正仔细看了两遍,现就讲了哪些皇子和哪些皇子斗争,有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
八爷党的支持人数最多。
最后当然是四爷党赢了,不过后世到底是怎么看待他登基的?有没有觉得他的皇位来历不正?
唐朝。
李隆基有点不服气,这个康熙和他一样,当皇帝当得比较久。
后面同样出现了继承人问题,怎么就没人说康熙应该早点死的话。
李隆基一直对后世评价他应该早点死这样的话耿耿于怀,毕竟谁都不想被人盼着早死。
他问堂下的张九龄:“爱卿,你说这是不是不太公平,这个康熙是不是也应该早死?”
张九龄:。。。。。。陛下,你要这么说的话,康熙晚年应该算不上昏庸,就是懒政。
善于直言不讳的张九龄此时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李隆基了。
他心里默默想着,你们这些皇帝怎么就不能从一而终呢,前面都做得挺好的,到后面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好好的国家给弄成这样。
很快张九龄又觉得自己这种想法过于理想了,十全十美的人不存在,更何况坐在皇位上的人,更是被无数人放大盯着。
只求你们这些皇帝靠谱一点吧,不要犯大错就好了。
看完八卦后,大家接着往下看清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