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朝能够力挽狂澜,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者,除了卫渊,再无旁人。
当看到文臣大吏们跪倒在自己身前,其中还有王安石与范纯仁的身影时,他的眉宇间隐隐透出失望的神情。
先前,他就接到消息,说是张桂芬等人都在英国公府里等着卫渊。
卫渊百感交集。
或因战争,也或因赵祯之死,百姓自停市,为祭奠他而焚烧的纸钱,似堆满了整座汴京的街道。
开什么玩笑?不主动收复失地,等着辽军主动退却?
汴京才经历了差点儿失守的危险境地,如今,那些人就说要与辽军言和?
那些战死的将士,就白死了?
爵位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流爵。
王安石则当做没有听到二人的争执。
可如此一来,岂不成了这片土地的罪人?
遗臭万年的事情,卫渊不想做。
顿了顿,他不在看向群臣,而是将目光落在卫渊身上,一脸激动的询问道
“卫太傅,此战,由你挂帅,能否成功收复失地,驱逐辽军?”
那黑云,压得他胸腹里极其憋闷,像是要无法呼吸了。
甚至就连辽军知晓以后,耶律仁先亲自下令,命全军将士在额头绑上白布,用来祭奠这位仁德的君主。
随后,从城门那边赶来的朱总管,就将赵祯的旨意宣读而出。
最起码,就以现在来说,张桂芬等人都在京城,而赵曦又有雄主之相。
待赵祯的丧事都安排妥当以后,新帝赵曦,便在宣政殿里,举行了一次小型的朝会。
汴京满城缟素。
只见汇聚在朝殿上方的无尽墨云,在听到赵曦的话以后,就像是百姓接到圣旨一般,诚惶诚恐的,竟是真散去了。
“我大周没有杀士大夫的例子!”
而卫渊等人,将成为开辟历史的存在。
赵曦说至此处,目视群臣,又问道“你们,怎么看?”
但却没有意识到,或是意识到了,不愿承认。
待王安石离开宣政殿。
死了,自己的子嗣无法继承爵位。
而在武襄公、张辅之后,卫渊成为了第三位枢密使,也就是枢相。
自从代州来到汴京之后,虽与赵祯互有猜疑,但总体来说,这对君臣,还是彼此信任。
赵曦很明白他在担心什么,沉声道“朕今年满打满算也才十岁,可是卫侯已快至而立之年,他比朕要大近二十岁。”
“。”
天怒!
天罚!
“这几位御史大夫,深受先帝隆恩,遂决定殉葬先帝,有何不可?”
他知道,张桂芬会理解他。
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用着怎样的手段,迫使那位曹皇后不垂帘听政。
他很赞同卫渊北伐的建议。
前者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
“回禀陛下,末将有十足信念,可一举收复失地!”
只见黑云盖顶,云层中电闪雷鸣,似上苍在不满赵曦所为。
一缕阳光照耀在赵曦那肉肉的,略显可爱的脸颊上。
此时,宣政殿里。
“从此以后,在这里,重立一块石碑,就写,大周与百姓,共存天下!”
“权贵犯法,与庶民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