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也是一个需要每个团都高度配合的战略。
也就说。
这两百公里的南北线上。
将十八个团分散在上面,以固定阵地的方式防守,等着鬼子来进攻。
听到王承柱的话,指挥中心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再一次看向地图的时候。
一个个都瞳孔紧缩了起来。
终于理解这地图上的黑,红,蓝究竟是什么意思。
震惊王承柱竟然能够如此精准的划出这样一张炮火覆盖真空区域的同时,却也是心中认真仔细的思虑起来。
许久。
安静的作战中心内,徐前反复思虑之后,道:“若是真的完成这样的布置,那这南北线将如铁壁一般,彻底切断鬼子的南北来往,为我军在占领津浦线提供坚实的后盾。”
“但是,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作战计划。”
“先,一旦如此布置,炮兵阵地在开火之后,无疑会暴漏在鬼子的视野之下,一旦鬼子采取空袭或者远程炮火轰炸,炮兵阵地一旦有失,那么南北线将会被鬼子轻而易举的突破。”
“其二,鬼子一旦集中兵力从一处突破,那么南北线被鬼子突破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甚至于根本不可能守得住。”
“其三,运输线太长了,口粮等还能就地解决,可那些重达四五十公斤的炮弹,想要运输就太难了。”
徐前一语道破了关键,也是炮火线最致命的三个缺陷。
炮兵阵地固定,兵力太过于分散,运输险太长。
不过,顿了顿的徐前,还是肯定的道:“不过,一旦守住,那就是鬼子的一只苍蝇都别想从南北线飞过去。”
可是。
就在徐前提出自己的担忧,并否定了王承柱了作战计划之后,旁边的罗真却是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道:“恐怕,没有比这更好的作战计划了。”
说着。
罗真指着地图道:“华北平原本来就一马平川,鬼子可以从南北线的任何地方进攻,也可以从任何地方跨过南北线。”
“这两百公里,若是不全堵,那还不如不堵。”
“我所能看到的只有两个方式来完成南北线切割任务,第一个方式,就是在南北线上主要交通要道集中兵力,并根据小鬼子的动向,及时做出反应,进行拦截阻击。”
“但问题是,我军目前以炮火为主,鬼子机械化部队的行军度明显要比我们快。”
“除非,我们放弃自己的优势,以轻装备为主,进行快的游击作战,但这样一来,等于自断一臂。”
“第一,如此一来我们的补给线会出现防守薄弱地带,容易被鬼子突袭,不安全。”
“第二,一旦无法及时的扑捉鬼子动向,极容易被鬼子找到防守空虚地带,穿过南北线,亦或者我们的动作慢无法及时的拦截鬼子,亦或者即便及时派出兵力,也无法挡住鬼子进攻,被鬼子突破。”
“而第二个方式,也就是王指导的作战计划。”
“分兵拉开架势和小鬼子打,死守南北线。”
“这或许也是唯一的办法。”
“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都要面临一个问题,想要完成南北线切割任务,就必须纵深深入打出来一条南北线并守住,而这,这两百公里的纵深,就是我们的任务,这两百公里的运输线,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一定存在,不可避免。”
“反倒是,我认为,第二个作战方式,最起码能够保证一条稳定后勤补给线,不会受到鬼子的干扰。”
“只有保证后勤,才能保证纵深作战的炮弹远远不断的运送至前线。”
“再者,凡是分割线,包围圈,战线,必定有防守薄弱之处,只要找到就可以进行突破。”
“但是以第二个方式,基本上消除了防守薄弱之处的缺点,看似处处弱,却是处处强。”
罗真将自己的想法也和盘托出,全力支持了王承柱提出的作战计划,并非和王承柱关系亲近,而是就整个战略目标而言,认为王承柱提出的方法是最好的作战方式。
对三十八军而言,真正难的不是打穿南北线,而是守住南北线。
“王指导,我有个疑惑,保守估计,想要按照这个计划完成防守任务,需要消耗多少炮弹。”
东部战区后勤部部长宋恩也是思虑许久也是忍不住的问道。
王承柱顿了顿,迅的在系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预算,而后道:“以一个月为准,不算迫击炮炮弹,至少需要一百万枚炮弹。”
“呼!”宋恩忍不住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连续道了三个字:“难,难,难!”
政委张宇也忍不住的道:“那鬼子的轰炸机,我们能守得住?”
王承柱倒是不担忧这个问题,点了点头道:“这个倒是没有问题,炮兵阵地布置十门以上的高射炮,基本能避免鬼子空袭,真正要注意的是鬼子的地面炮火。”
“但是,我军的炮火射程要比鬼子的远,同样的炮火在我们的手里,能挥出比鬼子更大的威力。”
徐前在提出反对意见后,心中也是思考许久,反复推演许久,已经逐渐接受王承柱的方案,但还是道:“倘若鬼子集中兵力进攻,如何防守。”
这是最大的问题。
分兵虽然防守无漏洞。
但同样到处都是薄弱点。
“火箭团!”王承柱回道:“两百公里,以火箭团的机动性,六个小时之内,可以抵达任何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