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的他们又怎么会不趁此露营的机会?走进边远郊区的小镇小吃,跟随着吃货的他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让人食指大动的小吃美味。
虾堆,各地叫法不一,炸油勺、油罩壳、阿嫲叫……在增城也有不同称谓,大部分本地人叫它为“虾堆”“煎堆”,而增城的客家人称之为“油罩糍”。说起虾堆,不得不提的是小楼镇腊布村的展记虾堆,两代人接力从业接近六十年,看似平凡的小吃虾堆却承载了腊圃人勤劳朴实的创业梦,也充盈了温馨的乡村生活味道。虾堆在腊布一带随处可见,是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外皮由米浆包裹组成,馅料有韭菜、香芋、萝卜、麦豆等四种素菜口味流行于市面。在增城,最常见的是萝卜和麦豆两种口味,新鲜的萝卜丝、麦豆粒分别与咸葱花交融,在炸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火候,将成型的虾堆压扁压实直到炸至金黄,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口感酥脆,深受吃货们的喜爱。展记虾堆坐落于腊圃村广场大榕树旁,在当地名声大噪。“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新浪微博”等媒体平台,展记虾堆的粉丝们争相分享着舌尖上的喜悦和记忆。展记虾堆以丰富的馅料、经年累月传承下来的口碑和不变的味道,借助网络的传播,展记虾堆的销量日益增长,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六、七百个虾堆。一锅炸好的虾堆卖完了,另一锅虾堆刚好起油锅,夫妻俩相互配合,忙得不亦乐乎。展记虾堆现任店主是赖钻登夫妻,夫妻二人均是土生土长的腊圃人,经营小店已经有近二十年。展记最初是由赖钻登岳父做起,一开始没有店面,其岳父就在腊圃门楼、腊圃戏院附近支摊,从烧柴火、烧煤到使用上媒气,一步一步做起了炸虾堆的买卖,历经了四十多载芳华。如今,展记不仅有了店面,在赖钻登夫妻二人打理下有声有色,生意也越来越好。有腊圃的老街坊感叹道:自己是吃着展记的虾堆长大的。这说法一点儿也不为过。腊布村人,大多数外出做生意或者务工,留守在本村的年轻人并不多。当年,赖钻登夫妻也是思考再三,一来考虑照顾父母儿女,二来也算是留住了父辈的手艺,而且夫妻二人心态好,追求身体健康万事皆安。每天早上九点准备食材,下午两点左右开市。选材用料不仅要新鲜还要分量充足,现炸现卖,1o元可以买到4个热气腾腾的虾堆,尽管物价上涨,但是如此高性价比的美味虾堆,还是引来了不少来自广州市区的食客,不辞路途遥远,前来展记打卡购买虾堆,分享给亲朋戚友。展记虾堆目前有两种口味:萝卜馅和麦豆馅。尤以麦豆馅出彩。炸好的麦豆馅虾堆,金灿灿的外皮上凸起“黑珍珠”般的麦豆,入口有嚼劲,豆香味浓郁,让人过齿难忘。很多人会疑惑展记虾堆“为什么里面没有虾?”。据赖钻登介绍,在以前,自己也抓过鱼虾,做的虾堆里也真的有虾,但是待虾堆晾凉了,河虾的腥味就会溢出来。虾堆趁热吃最好味,但是追求养生的老广们,为了“不上火”,大都是选择放凉了吃。展记炸出来的萝卜馅和麦豆馅口味虾堆,“平靓正”更符合市民需求。虾堆里有没有虾又有什么所谓?重要的是,一种情怀,一段故事,一份回忆,里面有乡愁的味道和奋斗的希冀。
展记春卷春卷,又称春饼、春盘、薄饼,作为一款百姓爱戴的小吃,流行于全国各地。仙姑故里,菜出小楼,提到春卷,不妨来古村落小楼镇腊圃村逛逛。腊圃村的展记小食店招牌出品是虾堆和春卷,还有炸番薯、油煎粽等小吃,但是小吃大多数有季节性,不像虾堆在平时也可以吃到。展记出品的春卷,大多在秋冬季节或者春节前后才会制作售卖,所以,想要吃展记春卷的食客们要提前打电话预订。春卷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除了迎接新春的美好寓意以外,吃春卷还有吉祥如意、消灾去难的好意头,深得吃货们的喜爱。“立春”吃春卷被形象生动地成为“咬春”,该习俗起源于唐朝,杜甫《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时”。清朝时期,春卷不仅是民间市井小吃,春卷亦是宫廷糕点,登上大雅之堂,成为了“满汉全席”中的一道菜式。春卷大都是用薄面皮卷上馅料,经油炸制成的食品。各地的馅料和尺寸不一,总体上是扁圆柱状。多数使用蔬菜及肉作馅料,也有少部分地区使用的是红豆沙馅。展记春卷的馅料十分独特,用的是当地的沙葛、葱花和盐混合而成的馅料。沙葛甜度沁人、汁水充沛。在南方,人们把它当做水果食用。沙葛搭配葱花和盐切成细条状馅料,再以薄面皮卷起,放入热油中炸至酥脆。伴随油锅中热油与面皮的交融,炸熟的春卷,形状像极了金条,香气扑鼻而来,惹人垂涎欲滴,怪不得到展记买春卷的人们都要排队了。草木蔓,春山可望。在快展的社会,亲情剪不断、缘分共此时、乡愁长存于心,盼望的唯有一家人齐齐整整平平安安。在社会奔波忙碌的人们,找点儿时间,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品尝春卷,既有共享当下团圆和美的温情时刻,也有对未来蓄势待的期冀。展记春卷,几十年如一的味道,坚守的传统手艺,不变的传统小吃情怀,当面皮、沙葛、葱花和盐的咸混合在我们的味蕾中,记忆里的童年趣事以及漫步乡野的美好时光回来了。一卷不成春,万卷春如醉。咬一口春卷,春天的脚步也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