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时代,无论是粟米还是稻谷,一般也就亩产三石左右,大约三百六十汉斤,即后世的九十公斤。
当然,这时代的亩也比后世小,若是换成等同面积与重量单位,约是一百二三十公斤的亩产。
听起来,与后世的最低亩产便有六七百公斤相比……差距很大。
实际上,后世的亩产是在不断筛选培育作物种子以及不断提升作物管理方式的这些条件下才得以提升的。
在华夏古代,一直到宋时引入占城稻种,才得以实现一年双稻。
所以,黄月英说的四石,在这时代,绝对已经算得上是丰收了。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疑惑,这杨休……总不能真的折在交州了吧?
“四石?”旁边的黄琮疑惑了一下,随后摇头,“感觉不止……”
“肯定不止,这一亩地可是咱们亲自打理的。”周大丫也加入了讨论,“俺家以前给主家种地时,既种过稻谷,也种过粟米……都不如咱们这亩呢。”
“好啦,收完再说!”旁边亦有其他人开口。
收稻谷,对于佃户以及工人家的孩子来说,不是新鲜事儿,但对于黄氏一族的孩子们来说,却是相当新鲜。
不过,这一年之中,因着这一亩地是所有孩子轮流打理的缘故,即便是黄氏一族的孩子们也算是懂得耕种之事的。
黄月英听着孩子们的议论,也笑,插秧时辛苦,秋收时……倒是快上不少。
这些孩子们人虽小,但到底人数众多,不过半个时辰,便把这一亩地尽数收完。
接着,李木便带着人踩着一架打谷机,给稻穗脱粒,当然……这也是黄月英提供的图纸啊。
幸而,这种木质的没有太大的难度。
看着稻穗从一个口子伸进去,稻谷便从另一个口子飞出落进一个大大的木箱之中,孩子们觉得新奇的很。
不仅是孩子们新奇,其他没见过打谷机的百姓们也是新奇。
“嘶,这等神器……日后我等打谷便不再用木锤了啊!”
“正是,如此,即便天气不佳,我等也可抢得谷米!”
“是啊!”
“当真是……不知是何人所造了。”
“是李管事带人造的,不过,图纸是女君给的,说是她恩师种花居士所传。”有工匠解释。
“竟又是居士啊!春耕之犁省去我等如此大的力气,便是秋收,也有这等神器……”
“实乃我等的福分啊!”
……
不多时,一亩地的稻谷脱粒完成,虽仍有些稻杆,但却不影响称重了。
李木将所有稻谷分别装在三个竹筐内,每个竹筐,皆是装得冒出个小山顶。
于是,称重开始。
“第一筐,重一百七十一斤!”
人群中欢呼起来,这才仅仅是第一筐啊。
“第二筐,重一百八十三斤!”
呼唤声愈大,两筐,就几乎达到了平日的亩产啊!
“第三筐,重一百八十五斤!”
“四石!”
“四石多啊!”
“哈哈哈,丰收啊!”
“感谢老天!”
“感谢老天爷!”
有的佃户激动的大喊。
“不,当是感谢女君啊!”
“不错,感谢东家!”
“感谢女君!”
黄月英没在意这些人的道谢,只是计算着亩产,总的约是五百三十九汉斤,也就是大约这时代的四石半,除去一些没清理出来的稻杆什么的,四石总是有的,的确算是大丰收了啊。
于是,也是笑开,道,“诸位,抓紧收稻啊!一亩地,可做不得数啊!”
“哈哈哈。”
“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