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quo;今日我等要的不仅仅是柳小姐一个公道,我等要的,还是这朝野清明,这天下公平!”
江春听着那些书生的话,脸色越来越难看,外面人议论纷纷,江春实在忍不住,猛地出去,大吼出声:&1dquo;放你娘的狗屁!这案子关我们王爷什么事?!”
江春也不是彻底没脑子的,如今明面上,秦书淮和秦芃的确没什么关系,这些人上来就直接扯上秦书淮,可见他们的直接目的就是秦书淮,而不是秦芃。
秦书淮不争辩,若说久了,莫说这本就是真的,哪怕是假的,也成了真的。
江春这一声吼,也就是让众人清醒明白,这个案子和秦书淮没什么关系。
&1dquo;谁不知道长公主和摄政王那些龌龊事,”那书生被压着,冷笑出声来:&1dquo;若王爷心中无鬼,为何不肯开庭审案?!”
&1dquo;证据不足还在调查,谁一口咬定了告诉你长公主就是凶手的?”
江春立刻追问,书生&1dquo;呸”了一声道:&1dquo;当日茶楼失火,我便在场,亲耳听到柳小姐呼救,口口声声指认了长公主,我早已录完口供,可如今案情却是一拖再拖,这不是有鬼,还是什么?!”
&1dquo;你&he11ip;&he11ip;”
&1dquo;江春。”
秦书淮平静开口,打断了江春的争执,直接道:&1dquo;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开道。”
江春愤愤回了马车,顺天府的人6续将人带走,这才恢复了正常同行。
然而此刻所有人心事重重,大家都明白,这书生一声喊,无疑是捶在了所有人心上。
这书生的话,朝中官员心中大多明白的确是事实,秦书淮和皇帝要保秦芃,这本是应该,若柳家肯忍让,那这件事大概也会顺利罢休。
可如今6秀咬死不放,柳家不肯退步,外加书生闹事,如今再不明白这是有人借着柳诗韵一案攀咬秦书淮,那就太过愚蠢了。
而这朝廷之上,敢于如此直面撕咬秦书淮的,也就只有张瑛了。
大家心里都各怀心思,一时气氛凝重起来。
等上朝之后,大家方才站定,秦铭惯例询问是否有事请奏时,御史王晟突然站了出来。
王晟在御史台乃四朝元老,为人刚正不阿,但门生众多,曾任两任帝师,手持打龙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当年便就是暴虐如靖帝,也要退让三分。
王晟一站出来,秦书淮便觉不好,皱起眉头。果不其然,王晟手持笏板,恭敬道:&1dquo;陛下,臣有本奏。”
&1dquo;臣请奏,”王晟抬头看向秦铭,眼中如鹰锐利:&1dquo;开审长公主杀柳诗韵一案。”
他说得铿锵有力,秦铭听政已久,早就明白王晟的地位。他慌忙回头看向秦书淮,眼中全是恳求。王晟也知道秦铭做不了主,直接看着秦书淮道:&1dquo;怎么,王爷还觉得,证据不足吗?”
&1dquo;是。”
&1dquo;老臣查阅了此案所有卷宗,”王晟提高了声音:&1dquo;秦书淮你看着我,你再说一遍,证据不足?!”
秦书淮没有说话,王晟面露痛惜之色,急促道:&1dquo;秦书淮,先帝怜你才华,信你与靖帝不同,才一手培养你走至今日,可你是如何回报于先帝的?我给了你三分薄面,前些时日一直未曾开口。可今日宫门之事,你应当已经知晓。此案已激起民愤,若再拖延,有损朝廷之威信,陛下之声誉。陛下!”
王晟转头看向秦铭,恭敬跪地,叩,高呼道:&1dquo;老臣恳请陛下,命大理寺开堂审案!”
&1dquo;陛下,”张瑛看向秦铭,叹息道:&1dquo;老臣以为,王大人说得极是,老臣亦恳请,开堂公审此案!”
&1dquo;臣附议。”
&1dquo;臣附议!”
&1dquo;臣附议&he11ip;&he11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