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想让大唐的学子们,领略到“练习册”的可怕。
“我有一个详细的办学规划。”房俊趁热打铁,“能让教育,彻底掌握在朝廷手里,也能让天下寒门子弟,都能读书识字。”
哈哈哈!
老李开怀大笑:
咱老李正想着办官学,规划计划就递上来了,果然是我老李的好贤婿。
朕这择婿的眼光,真特么英明睿智。
隋朝开科考,形式十分简单,基本就是面试和口试一样。
唐朝的时候,稍微优化升级,增加了策论、经史、诗赋、口试。
考生在当地考试合格之后,才会前往各大书院进修。
皇家书院仅限于京城的国子监、魏王李泰的崇文馆、太子李承乾的弘文馆。
这三个地方,只有勋贵子弟才能前来就读。
考试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种,前者是皇帝下诏;后者是每年一次的行科。
这些在房俊看来,就和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如此简单的考试程序,书局拿什么挣钱?房俊那什么给考生加负?
“陛下,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你得把教育详细地分类啊。”
“想要从知识上打败关陇,先得把教育程序优化一下。”
“比如,律法、天文、术数、农学、翻译、建筑等等科目分开,请专业的大儒进行授课。”
“教育要从启蒙抓起,从小就夯实根基,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什么都略懂一点儿,而不是一问三不知。”
“就好像一个县令,不是写几篇牛逼的策论,就可以当官。他还要略懂农业、术数、法律以及简单的经济知识。如果只会写文章,其他的都狗屁不通,他如何能治理好一个县呢?”
房俊的话,很有道理。
事实上,很多狗大户家的儿女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莫名地,老李想到了身在东宫的傻儿子。
老李就感觉自己,走过南,闯过北,茅坑后面喝过水;上过山、学过武,敢把佛陀喂老虎;左青龙,右白虎,耶稣头上打过鼓……
自己三百六十行,行行是状元,那是天才中的天才,帝王中的帝王。
当爹的是英雄好汉,可傻儿子就不行了。
一个李元昌就把他哄得五迷三道的,这不行,这绝对不行。
朕可是万人敬仰、英明睿智的天可汗陛下,绝不能让儿子在我身上抹黑。
等朕回去,立刻让李元昌那混蛋王八蛋,再禁足三个月。
此时此刻,老李就好像是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认真听房俊讲课。
心里更是想傲娇地喊一嗓子:来人啊,把秀儿给朕砍了,给贤婿助助兴!
“好贤婿,具体一点的办法呢?”老李满是期待。
房俊随即,从启蒙教育开始,房俊说到了九年义务教育,而后是太学教育。
把教师这个职业,规划到民部,由朝廷按时放月俸。
一句话就是,再穷不能穷了教育。
目不识丁的人才会被蛊惑,才会跟着造反者们瞎起哄。
当他们熟读识字,学习了文化,学习了思想政治以后,就知道谁才是那个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家里有余粮的好皇帝了。
老李目光闪烁,恨不得躺到房俊怀里撒泼打滚。
千言万语,最终都汇集成了四个鎏金大字:贤婿,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