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伽罗华面前把话说得这么漂亮,但是艾格隆在内心深处,当然不可能有这般“大度”。
对于他来说,法兰西是自己拼死拼活好不容易才失而复得的家业,怎么可能因为区区“民意”就拱手让出呢?
他知道,民意是善变的,而且甚至是可以塑造的,他自己也曾经参与过“塑造民意”的过程,所以当然不会把所谓的“民意”奉若神明。
所以,他会拼尽全力地去保卫家业,哪怕为此付出血的代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让步。事实上,他非常愿意在民意和法律的框架下,行使自己的权力,也愿意尊重宪法和议会,他也承认革命带来的一切成果,认定皇朝的一切合法性来自于人民而不是上帝。
当然,面对汹涌的时代浪潮,仅仅依靠“让步”来维持统治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有十足的铁腕。
所以,为了巩固家族的统治,他需要笼络一个强大的基本盘,然后再以这个基本盘来控制全国。
这个基本盘,自然就是军队、官僚、大企业主为核心的统治阶层了。
他现在在做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准备花十几年,把整个统治阶级重塑一遍。
自从他上台之后,苏尔特元帅主导的军队清洗一直在进行,他自己也刻意在扶植近卫军,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让军队领导层统统变成波拿巴家族的支持者;
而现在,他又在官僚制度上大搞革新,要用类似于“开科取士”的方式,把年轻的精英官僚们都吸收到自己的旗下,然后再让他们在接下来一步步升迁,最终实现一个牢固而且稳定的官僚群体。
按照民意的变幻,议会和内阁会如同走马灯一般换来换去,而他亲手塑造出的官僚群体,将会一直岿然不动,成为帝国的“压舱石”。
只要军队和精英官僚们都依附在皇室周围,那么帝国的核心基本盘就相当牢固了,就算在未来遇到什么重大冲击(比如也许注定会爆的革命),这些实力强大的拥护者们,也会帮助皇室平定动乱。
当然,所有这些技巧,归根结底只是“术”而已,想要让皇朝真正延续下去,除了“术”之外还要有“道”。
所谓的“道”,说穿了也很简单,那就是展国家经济,让更多的民众能够分享到经济展的成果。
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比任何花言巧语的自我吹嘘都强一万倍。
艾格隆现在正处于一个“好时候”,他所处的时代,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工业革命的门槛,社会生产力会以难以想象的度膨胀,他有更多的资源可以用来安抚民众。
不过,社会生产力加膨胀也会带来一个无法避免的后果,那就是必然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然后由经济危机带来社会动乱——近代以来的革命,说到底就是因此而爆的。
而在这种危机时刻,就必须要依靠皇室豢养的军队和官僚来铁腕镇压了。
所以,以“道”来安抚民众,以“术”来克服危机,这就是皇朝延续下去的一体两面了。
这些想法,他绝不会对伽罗华透露,毕竟,对于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他很难用现实主义来打动。
在他的一通宣言之下,伽罗华听得是大为感动。
他原本就对这位学识渊博的皇帝印象很好,眼下在决定“应考入仕”之后,更是把他当成了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
没错,他确实是一个倾向于共和主义的年轻人,但如果有一位明智、果断,有魄力来维护国家利益的君王,那他也能够接受。
说得难听一点,哪怕以后某一天波拿巴皇朝灰飞烟灭了,但自己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成果,也依旧可以留给后人们享用,谁也不会责备他为皇朝效力过。
总而言之,这一次重逢,两个人可谓是相谈甚欢,在最后,艾格隆开玩笑似的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
“伽罗华先生,您是否心有所属了?如果有的话,我倒是很乐意给您充当证婚人——”
“谢谢您给我这样一份殊荣,陛下。”伽罗华刚听的时候吓了一跳,但很快又不禁笑了出来,“不过很可惜,我目前并没有心仪的对象——不过如果以后有的话,我会请您帮忙履行这个承诺的。”
听到伽罗华的回答,艾格隆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在历史上,这个倒霉青年因为宣扬共和主义思想被抓,然后在牢房里爱上了一位医生的女儿,最后因为争风吃醋结果和情敌决斗,并且死于其中。
现在,因为他没有坐牢,反而恢复了学籍在高师读书,所以大概是没有机会碰到那个女子了(而且如果换一种心境的话,就算看到了,他大概也不会如此狂热地迷恋对方)。
这倒也是好事。
“那好,我们就这样约好了。”艾格隆点了点头,记下了这个承诺,“想必以您的天分,日后必将能够飞黄腾达,到时候一定可以得到一位优秀而且家世清白高贵的女士的青睐……”
艾格隆的“祝福”,倒是让伽罗华有点不好意思了。
“在这方面我远不如您,陛下,”他红着脸,讪讪地回答,“我只能说,一切看上帝的旨意吧。”
在艾格隆登基之后,他的一切事迹,也成为了法兰西人民长期津津乐道的话题,哪怕伽罗华也多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