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太太想到大女儿,她道“想见你姐姐一面,那也是难啊。她如今在京都,那盼着她好啊。”
孙家太太如何不想女儿。
可是,孙家的根,那就是在广宁县这儿。
至于女儿,那入得王府。如今的富贵不敢再多想。孙家太太总想着女儿元秀膝下有一个儿子,这后半辈子有依靠了。
“大姐姐的天那一位坏事了。”孙继宗说道“咱们府上牵连进去,哪有什么好果子吃。”
孙继宗说道“老祖宗说,咱们家往后让朝廷抄了。祖宗们都没得香火供奉,祖宗们都是让儿子这一个男丁一定不能绝了家门香火。”
孙家太太的脸色变了。
老祖宗这话说的特别的重了。
绝了香火,在这一个时代里,这是对一个家门最恶毒的咒骂。孙家太太的目光,那是坚定起来。
“你姐姐的那天是塌了。”孙家太太问道。
“塌了。”孙继宗说道“老祖宗这般跟儿子讲的。他让儿子一定要想法子,不能让家门牵连进去。”
“这如何能不牵连进去”孙家太太也是慌了神。
亲戚啊,一表三千里,那也是亲戚。
而荫亲里,这儿女亲家,搁如今孙元秀成了楚郡王府的侧妃,那还是有一个儿子的侧妃。楚郡王若坏事,他们家能不牵连进去吗
“”孙家太太闭上了眼睛。
良久后,孙家太太睁开眼睛,她道“咱们府上要守孝,且一切慢慢的琢磨吧。”
“儿子听娘的,咱们府上总会有活路的。”孙继宗说道“人活一辈子,总寻得到路。娘,儿子往后一定也会撑起这一府。”
孙继宗想了想,又道“守孝三年,儿子想读书。”
“儿子没大哥的武力,儿子去战场上搏命,那怕也是没什么前途。儿子如今想保着祖宗家业,只能科举。”
文官、武官,总要选一条路。
若不然凭着一个爵位,那就是一个空架子。
至于荫官
荫官在仕途上是走不远的。而且,还会被排挤。
本来勋贵就是武官一条道,这往文官里凑,那就是够扎眼。若是还不走正途,那是堂堂科举出仕。这简直就跟异类一样的扎眼。
孙继宗无能啊,他想来想去,这真想跟楚郡王撕开,那就只能走文官一道。
若可以的话,哪怕去翰林院,又或者没本事,那就是挤进礼部寻一个清贵的位置。那总归做京官。
只要有官位在,才能更清楚的瞧着朝堂上的风波。
想躲开,总要看清楚风向。
若不然,往哪儿躲
“好。”孙家太太不拒绝。
可对于儿子是否能读出一个名堂来孙家太太不敢抱着希望。
可不抱希望又如何
孙家太太听着儿子说的话,那些老祖宗的警告,孙家太太心跳的利害。明明孙家如今的富贵得来,那是老爷和大儿子用命挣来的。
如何在皇家那一摊子事里,就要让一家子人都没一个活路。
对于女儿当初由得挣一个前途,那是挣到皇子府上去。
孙家太太问着自个儿,那后悔不后悔
孙家太太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要后悔。
当初若不是女儿进了皇子府,大儿子耀宗如何在军中出头那背后是有甄家在支持的。
想着甄家,孙家太太又是一声的叹息。
孙府要守孝。
可孙家出了一位广宁男爵啊。这等大事,整个淮南郡都是惹来注目的。孙家太太的娘家,张家的老太太那是上门来。
这是来瞧了女儿。
张家老太太这一位孙继宗的外祖母上门,这一家子人自然都是要拜礼的。
“我这女婿啊,也是福薄。”张家老太太瞧着外孙、外孙女,还有曾外孙女。她也是感慨。她道“我一个老婆子,那是一把年纪了。且不让你们做小儿女态,都坐,都坐。”
一屋子人,张家来客自然是张老太太,还有张大太太跟张三姑娘。
这里面张大太太是孙家太太的嫂子。张三姑娘是张家长房的嫡出姑娘。张家也是皇商出身,这可以说,张家以前跟孙家那是门当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