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赏赐多了,好处多多。
先,可以收买贿赂剪辑者,让他在下次剪辑中手下留情。
再次,可以彰显大清国力以及朕的心胸宽广!
历代皇帝看到了吧,大清乾隆帝,哪怕被人抹黑,哪怕被人批成庸君,依然不计较,依然大笔赏赐。
这说明大清国力强盛,令人惊叹!
这说明大清乾隆帝心胸宽广,不计前嫌!
定下这个主意后,乾隆把目光看向和珅,轻咳一声。
“和爱卿,你去准备些古董玩物,要精美,要贵重。”
“今日太阳落山前,务必送入宫中,朕自有用处!”
和珅眼眸一闪,欢喜应下此事。
这应该就是皇给的惩戒了!
刚才触怒陛下,早就知道不会如此容易就过去。
皇舍不得自己,同时又不能不给惩戒,所以找了个借口,让自己主动出点血,小惩大诫。
这样,就可以在不撕破脸皮的情况下,保全双方颜面,同时做出惩戒。
相比于被夺了顶戴花翎,哪怕是把整个恭亲王府搬空,也是值得的!
和珅脑袋滴溜溜的转,把圣意揣摩的歪出天际。
他告退回家,竟直接吩咐刘全,将家中珍藏的古董字画金银珠宝全部打包装箱,一箱一箱的运往皇宫!
。。。。。。
大清。
康熙皇帝此时刚刚息怒,但看到天空的评价之后,一股无名怒火从心里喷薄而出。
庸君!
大清帝国,居然出来个庸君!
而且,如此庸君,居然还有面目自称十全老人,自称一生完成十全武功!
简直厚颜无耻!
享用先辈遗泽,将功劳归功自己,真是大大的无耻!
这样的庸君,有何面目在皇位安稳坐六十年!
胤禛的年号是雍正么?
他倒是个明君,日后皇位可以传他,但弘历这个祸害,必须绝灭在自己手中!
“来人,起架宗人府!”
“朕要亲自会一会大清乾隆帝,问问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
大明。
朱棣看着空中的评判,面沉似水。
庸君,居然不是昏君么?
也对,乾隆帝虽然好大喜功,空耗国库,但在文治武功,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其一,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应该没有出现大纰漏,否则朝廷必将崩坏。
虽然晚年任用贪官,但毕竟人老昏聩,倒是有情可原。
其二,其平定叛乱,虽然是依靠国库打下的底子,但国库也是其治国而来,不算是外力。
虽然有仰仗先辈遗泽的问题,但也只能算是天时地利人和。
那么,自己算是什么?
造反出身,得位不正。
自己从没有管过内政,所有的皇权,几乎一大半都放在了太子身。
而自己能够称道的,也只有开疆拓土的功绩了。
朕,会是明君么?
姚广孝看出朱棣的担忧,他早已劝解数次,但始终不能解开心结。
原因他也知道。
朱棣造反出身,得位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