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圣孙,果然是好圣孙啊!
但是,造反的是谁?
汉王?
还是赵王?
自己身下,有帝王之姿的仅有三人,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
他们三人,唯有汉王,最像朕,能征善战,能够做开拓之君,打下一块大大的疆土,但他不会治国!
所以,朕也从未想过传位给他。
赵王文思机敏,但都是些小聪明,不台面,登不大雅之堂,没有帝王心机。
所以,赵王也不是个好的皇帝。
唯有太子。
虽然体弱多病,身体残疾,朕也不是很喜欢他。
但其治国能力,没的说。
监国二十余年,不出错漏,由此可见治国方面,是一等一的好手。
加之当初造反,李景隆平叛之时,太子能够以一城之力一万兵马坚守城池,硬抗五十万大军进攻。
这份军事能力,也是无出其右者。
只是他不愿表现,不争功而已。
朕与其说是个皇帝,倒不如说是太子的征北大将军!
这些,朕心里有数。
三个能够成器的儿子,太子是最合适的皇帝人选。
而好圣孙朱瞻基,也是朕倾心太子的一大理由。
看来,历史的确如朕推演,太子继位,随后好圣孙朱瞻基也随之登皇位。
造反的,是汉王吧。。。。。。
也就只有他,最像朕。
也就只有他狂妄自大,不甘屈居人下。
扫视着三个儿子,朱棣轻咳一声。
下面三人齐齐抖了一下。
太子朱高炽擦了擦额汗水,艰难地挪了挪肥胖的身子,把两个弟弟护在身后。
完了完了。
父皇造反出身,最讨厌的就是造反这两个字,看来今天要出大事!
自己也要拦着点,免得父皇盛怒之下,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朱高煦心里愤怒,但现在也是敢怒不敢言。
他愤怒的原因很简单。
明明说世子多病,你当勉励之,最后皇位却依然传给了大哥!
老头子,你偏心啊!
但现在,还是缩好脑袋为。
免得老头子看到造反俩字狂。
这造反的,不说有没有老三,肯定是有自己的!
自己心里清楚。
老头子也心里门清!
朱高燧默默后退两步,他长得瘦,几乎把身子完全缩到太子身后。
就像是要拿太子当挡箭牌。
大哥啊大哥,你是懂我的啊。
可要将我护好了!
我虽然也想当皇帝,但是老头子在,我会争一争宠,尝试一下能不能坐到那万人之的位子。
老头子不在了,我也就老实当个安稳王爷了。
你是知道我的,我胆小怕事,能安稳,绝不造反!
“你们,谁先来说说?”
三兄弟大眼瞪小眼,都是一言不。
“哑巴了?”
“说句话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