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段日子里,刘之烨还是忙碌的。为何?
当然是为了协助衙门收了秋赋。
回了家。
荣娘给夫君刘之烨递了白开水,让其喝了解解泛。尔后,问道:“情况怎么样?赋收得还顺利吗?”
“能交的,都是交得起的。剩下来的人家,全是困难户。”刘之烨摇头,他还是有些头疼的。
“唉,都不容易。”荣娘回了一句。
“再不容易,咱们家也管不了。而且,那得看收赋差役的意思,我就是一个跑腿的。”多余的事情,刘之烨是不会做的。
衙门收赋。
百姓是给得起,得给。给不起,还得给。总之,官字两张口,你是破家了,衙门的赋也不能少了一文半子儿。
建业城这般大,里里外外的过了五十万的人口。在这个时代里,简直天文数字。这里面的穷人那可多了,真是心善的,你就是天大的家业也是帮忙不过来的。
更何况刘之烨特清楚,他家就是普通的殷实百姓家。
若不是占一个里正的位置,对衙门里的文吏、差役,也是多有打点。应该给的好处,刘之烨是随大流从来不省了。
当然,应该属于里正的便宜,应该占时,刘之烨也没有手软的。
在其位,干自己的份内活。
好人、坏人?
刘之烨都算不上。他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知道本份的人。应该拿的,就伸手。不应该拿的,瞧都不瞧一眼。
“你也累一天了。先歇歇。等会儿就要用夕食了。”
荣娘应答道。
“好。”
刘之烨同意了。这些天,来回的跑。刘之烨也是累得呛。
那些能收上来的秋赋,他早是解送了衙门。如今啊,就剩下来一些困难的问题,他天天得去解决。
毕竟,真是文吏那边怒了,又或是差役大动干戈的,肯定有人得吃了官司。
衙门好进吗?
进去容易,出来可难啊。
这时代的衙门,除了给钱赎人外。剩下的牢犯,除了砍头的。其余要么是流放,要么就是充了边军中的奴隶。
不管流入,还是去军当奴隶兵,都不是好出路,注定九死一生啊。
这一翻的忙碌,刘之烨是忙碌过了秋赋的上纳时间。
等着天转凉时,已经深秋了。
这时候,荣娘家也是慢慢的闲了些来。
一日晚间,夫妻独处时。
荣娘跟刘之烨谈了一桩正事来。这会儿,将要歇息的时间了。荣娘已经散了发髻,让青丝披在身后。
“三郎,眼瞧着,玉娘和伯玉是一天大过一天了。你可想过,去看望了母亲和姐姐?”荣娘问了这一段一直搁她心底的问题。
至于称呼吗?
荣娘称呼亲娘赵春花一声“娘”,称呼夫君刘之烨的母亲,这位婆母一声“母亲”。也是说得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