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回宫之后不久,他就召了那几位负责马球赛的神武卫侍卫,让他们将这件事处理好,不要跟内库扯上关系,最好跟他们几人也不要有直接的关系。
按照大秦律例,官员不许经商,勋贵之家自然也包括在其中。虽然到如今这条律例几乎形同虚设,但若真有人计较起来,也是个麻烦。
李定宸这段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几本太-祖太宗年间颁行的大典都熟记于心。既然已经被越罗提醒,自是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其实李定宸本身也没有“与民争利”的意思。
只是这球赛要安稳的办下去,自给自足是最基础的。至于球赛赌局,这东西有些敏感,李定宸也听许文说过民间赌坊的乱象,与其让百姓们私下开赌,倒不如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定好规矩,就能省去许多事。
李定宸之前盲目乐观,甚至还想过将这生意交给下头的衙门去做,所得收归国库。如今被越罗一提,只怕再多的钱,也堵不住某些朝臣的嘴。他们若真要找麻烦,总能挑出毛病的。
越想李定宸就越念着皇后的好处,但越是念着,心里就越是生出一种“近乡情怯”之感。
拖的时间越长,他反而越不敢去见越罗了。
一开始或许只是纯粹的不好意思,到后来不免渐生惶恐,担心对方会因为这段时间的冷落而生气,更不敢轻易去接触。仿佛这样就能骗自己一切如常。
这一日是经筵日。
如今李定宸听经筵,态度已经与从前大不同了。
以前他只是个学生,充其量身份特殊了些,每次都有好几位先生盯着看,自然对学习提不起劲儿来。但如今他却渐渐找到了作为皇帝的节奏,于是原本心存畏惧的先生们,也就成了辅佐的角色。最近李定宸正尝试着自己去掌控经筵的节奏,效果斐然。
听完了一日的课程,他客气的请先生们吃茶饭,而后自己才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
两位学士对视一眼,心里都觉得陛下如今颇有帝王威仪,顿时老怀大慰。不过他们并没有讨论,也没有将此事告知别人的意思。如今朝中境况如此,陛下的路不好走。他们身为词臣,手中无半点权柄,帮不上忙也就罢了,至少不会给皇帝添麻烦。
虽然经筵官之中,颇有一些是王霄提拔上来的。但王霄的性子,提拔的也是真正有才学能做事的人,他们虽然感念他,但却未必见得一定要将自己划分到“王党”中去。
身为经筵官,他们跟皇帝的关系要比王霄亲密得多。何况小皇帝年纪渐长,且已经渐渐彰显明君之资,重新掌控朝政的时间只怕也不远了。届时他们这些给皇帝讲过课的,统统都能挂上个“帝师”的名头,水涨船高,也完全不需要依附王霄。
李定宸并不知道朝中已经有一批人渐渐倒向他这一边,虽然如今人数还不多,实力也不丰,但却是个十分明显的信号。
回太平宫的路上,李定宸忽然绕了个弯儿。如今负责跟着他出门的李元见状半点都不惊讶,挥手招呼后头的人跟上。一行十几人跟在后头,却没弄出什么动静。
走了一会儿,李定宸脚步一顿,李元连忙摆手,让后面跟着的人停下,自己则一直贴身跟在李定宸身后,又往前走了一会儿,眼前便出现了一座亭子。
李定宸在这亭子里坐了片刻,就听得一片莺声燕语渐行渐近,是皇后才从万年宫回来。
这亭子的位置极好,偏僻隐蔽,完全不引人注意。而隔着一片花木,就是从后宫回长安宫的必经之路。宫人们步行,身形完全被花木遮挡,但皇后乘坐肩舆,要高出好大一截,正好能从亭子里看见她的身影。
自从发现这个地方之后,李定宸几乎每天都要过来一趟。
若看到皇后身上用了自己送的东西,他一整日的心情都会跟着好起来。若没见到,便不免会陷入低落的情绪之中。
李元虽然不明白陛下为什么会这么做,却也不敢问,只能老实跟着。好几次他见皇上眼巴巴的盯着皇后,都险些开口劝说了,不过对上李定宸的视线,那些劝说的话又咽回去了。
再怎么苦恼,时间长了,李定宸也就习惯了。
就像他每日到这里来偷窥皇后之事,一开始还担心会惊动了她,如今却几乎是抱着自暴自弃的念头,心里想着若是真被看到了,便正好借着这个楼梯下台。
结果皇后每次坐着肩舆从这一段路经过,都是目不斜视,竟始终没有发现他。
简直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失落。
回到太平宫,越罗那边已经命人送了饭过来。李元见李定宸盯着食盒发呆,便道,“还是皇后娘娘知道陛下口味,殿中省这边的人学来学去,到底做出来的还是两个味道。”
虽然真相其实是他暗地里嘱咐了,叫下头的人不要学得那么尽心——陛下想吃的就是长安宫送来的东西,若都学会了,又该找什么理由让那头日日往这里送吃食?
李定宸闻言果然高兴了些,让他将饭菜摆出来,自己用了。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