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点上,其他三人可以提出意见,大家也算是互补。最后经过商量,结果是“以民为本”,事情还是要从这个根本上坐起来。
古人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西方也有类似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只要让百姓们吃饱饭,没有生存的忧患,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开动脑筋,去发展其他精神上的东西,然后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是一种自发性的事情,甚至不需要别人做什么,他们会自己摸索出来。如果嫌时间太长,那么可以稍微引导一下这个过程。总之是很轻松的。
所以首先是让百姓吃饱饭,税改已经是一个方面了,除此之外,改良农具,兴修水利,这些也都是必要的。不过这些花费的钱也不会少,须得循序渐进。再有,周映月提出培育出产量更高的农作物。产出多了,吃不完自然就可以拿去卖,粮食多了自然可以养活更多人口。并且这会促进一部分不愿意重地的人,转向商业和工业。
于是整个社会便都被盘活了。
这些事情说来简单,不过真要做起来,恐怕十几年几十年都未必能够做成,任重道远。
所以虽然还有许多其他的想法,但谁也没有继续去讨论。有生之年,能够做成这件事,已经很好了。
幸好,开了海,过两年朝廷收回拥有权之后,大笔的银子便会入账,跟海外的联系,会带来新的思潮和新的物品,极大的促进市场和社会繁荣,还能提高百姓们的见识等等。
有了这些基础在,自然就不必担心他们的这个计划无以为继了。因为海贸的利润,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
第99章映月生产]
这时时间已经进入腊月,先皇的丧期终于过去,京城里渐渐有了过年的氛围。
不过对于朝堂来说,这意味着,很快便是新年。元旦朝会上,喜欢会宣布改元,从那时起,才是他真正摆脱先皇的影响,独立承担帝王责任的开始。
之前已经通过了的税改,目前还只是在做准备工作,要从元旦开始才会施行。
这种种原因加起来,使得本来应该清闲的腊月,反倒比之前还要忙了。各个衙门的人都是忙得脚不沾地,希望尽量将所有的事情都在开年之前安排妥当。
今年的冬天似乎也来得很晚,到这时候京城都未曾下雪。只是天气越来越冷,天色也始终是阴沉沉的,像是在酝酿什么大事。
谈完了正事,元子青跟元子舫去做具体的计划,至于眉畔,自然是陪着周映月这个孕妇出去散步。虽然她出了不少主意,但大家都不像让她过分的耗神劳力,还是多以休息为要。
因为天气冷,所以两人从正院出来,一路慢慢走到园子里,便进了早就准备好的亭子休息。
说是亭子,但现在四周都用羊毛毡子围拢,只留下一个出口,里头点着四个火盆,一进去就暖融融的,热得人快要出汗。眉畔和周映月不得不除掉外头的大氅。
就为这事,丫鬟婆子们又好生劝了周映月半天,怕她脱了这个会冷。
“其实哪有那么脆弱。”周映月有些无奈的对眉畔道,“不让我忙也就罢了,虽然心头空落落的十分不得劲,但到底是为了肚子里这个祖宗。可这也要管,那也担忧,从白天念到夜里,令人烦不胜烦。”
她是个闲不住的人,从少女时代起,就不是能够安稳留在家里的性子,早就习惯了东奔西跑。反倒是结婚这大半年来,始终在家里待着。开始是因为不方便走动,现在有了孩子,元子舫自然不会答应她随便出门。
非但不能出门,即便是在家里,也是处处都被拘束着,这也不许那也不行。周映月能忍到现在,都是为了孩子。
哪怕知道这是为自己好,也还是会觉得不耐。
眉畔只好道,“你这已经算是好的了。我当时有了孕,世子和爹娘连外头的消息都不让我听。事事都是娘来安排,不听都不成。”周映月不跟婆婆住,有什么事只要能说服了元子舫,自然就没人管了。
周映月撇撇嘴,朝不远处守在亭子外的两位嬷嬷努了努嘴,“瞧见了没有?宫里赐下来的。也不知道皇上究竟什么意思。有这两位在,即便是子舫答应了,我也还是不得自由。”
眉畔倒是听说过宫里赐下来过人,不过这还是头一回见。她看了一会儿,道,“这也罢了,我看她们还算规矩,也并没有事事都管着。”比如此刻,知道她跟周映月有话要说,就没有跟进来伺候,而是在外头守着。不愧是宫里出来的,这份眼力见儿十分难得。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安慰起了作用,周映月叹了一口气,便不再说这个了,“罢了,等孩子生完了,总不能再拘着我。到那时候想必有更多事情可做。现在等等也没什么。”
她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五个月了,再熬四五个月,也就罢了。
眉畔失笑,又问,“五个月应该有胎动了吧?”
周映月摇头,“还没有。但太医来看过,说是胎相都是正常的。想必是孩子喜欢安静,或是长得慢……哎哟!”
正说着呢,肚子就被提了一下。周映月完全没有任何准备,彻底给踢懵了。幸亏眉畔就在一边,伸手把人扶住,笑着道,“想必是听见你说他的坏话,所以抗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