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了能多照顾一些因为战乱流离失所的人,并没有像其他工厂一样压迫女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而是选择了多招收一些工人,工钱还不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领情的,有些女工还总是克制不住地想要占工厂的便宜。
比如偷原材料这样的事情,就发生过不止一次,即便她将那样做的女工开除了,但下次还会有人这么干。
她就曾经亲眼看到一个女工将还没有完全煮熟的肉塞进自己嘴里,那是个骨瘦如柴的女工,这么干只是因为太饿了——即便她给的工钱不少,但那些女工往往有家人要养。
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问题更是层出不穷,郭怜筠已经够努力了,但还是应接不暇。
“我们是不是应该招一些管理人员?我爹以前也跟你一样过,后来他找了两个国外留学回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因为这个,他还逼我的哥哥们都去念书。”孙如霜是见过世面的,马上就提出了建议。
“确实!”郭怜筠点了点头,她应该早点想到这一点的,而不是自己将所有的事情一把抓。
郭怜筠想要招人,但这却并不容易,有些国外回来的对国内工厂的乱象非常看不惯,张口就是指责郭怜筠乱来,觉得应该将工厂全部改革,但郭怜筠推算了一下,却发现如果真的像对方说的那样做了,她的工厂很有可能开不下去。
最后,郭怜筠没有找到合适的留学回来的人才,倒是找到了一个之前一直在北平给洋人打工,洋人因为战乱将工厂变卖之后失业的人。
这人没有出过国,但一直帮洋人管理工厂,经验丰富,而且他还是那位之前被上海的新派人士一起迎接的北平来的陈先生推荐的,人品值得信任,郭怜筠也就放心地用了他。
将工厂交付出去之后,郭怜筠又有了空闲,想了想,她再次拿起了笔。
以前郭怜筠和姜高杰在一起的时候,一直不明白姜高杰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退稿件,但现在她已经明白了。
姜高杰的文采其实比她好,可惜姜高杰的文章,往往只有文采。
姜高杰从不去真正接触那些贫困的被压迫的人,他从未真正思考过这个国家的未来,他总是对身边的一些事情视而不见,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
比如他们一起从北平来上海坐火车的时候,她注意到了那个因为迷信差点害死自己孩子的母亲,注意到有人为了省钱连着两天两夜没吃一口东西,还注意到有个少年偷偷爬进了火车都没有买票。
那一切足够她写好几个短篇。
可姜高杰呢?姜高杰从头到尾都在埋怨,他觉得车厢里那个尿裤子的孩子让人恶心,他觉得车厢里的气味特别难闻,他觉得周围的人实在太没素质。
他坐在座位上,要么看车窗外,要么干脆就闭着眼睛,脸上嫌弃的表情就没有消失过,却完全没有去关注人生百态并思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