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赵颢的话语,便问道:“顺军进入河东,明军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许多明军都是不战而降。这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都是李自成所向披靡,声势如日中天。先生为何说对李自成不是一件好事?”
赵颢想了想,组织语言道:“河东诸军之所以投降,乃是朝廷欠饷严重,各部一年半载没有得到军饷,对朝廷已经失望。如今他们归顺李自成,乃是认为李自成将取代朝廷,想让李自成给他们发饷。李自成拥众百万,麾下人马的钱粮尚无法解决,哪里还有钱财,给这些新投之人发饷!”
赵颢顿了顿,“如今顺军看似声势浩大,却存在隐患,而且随着李自成扩张,这种隐患会越来越大。日后,他若是发不出饷来,必遭反噬!”
贺人龙听了这话,眼睛逐渐明亮起来。
他忽然想起一事,当时便觉得很迷惑,可现在想来,一下便通畅了。
李自成占据关中,发起东征,并在出征檄文中明确提出,“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这说明李自成是奔着灭明而去的。
可是李自成只用不到三个月收取河东,一路杀到京师城下,马上就要拿下京师,实现多年夙愿时,却莫名其妙,向崇祯求和“议割西北一带,分国而王,并犒赏金银百万,退守河南。”
();() 李自成起兵十余载,最困难的时候,张献忠、罗汝才皆降,他依旧与明朝抗争。
当他即将成功时,却向明朝求和,似乎是脑子忽然就不正常了。
李自成这样的人,到了关键时刻,居然向崇祯求和,实在不合常理。
这挣天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大明朝同姓都要削藩,岂容他李自成割据一方。
现在贺人龙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因为“钱”造成的。
李自成东征前,占据中原、关中、襄阳、荆州等地。
除了襄阳、荆州一带颇为富庶外,关中和中原屡遭天灾和战乱,都是百废待兴。
李自成出征前,新建立的大顺小朝廷,推行着免赋政策,还没有稳定的赋税来源。
这也就是说,李自成原有军马的粮饷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李自成东征进入山西,各部明军已经欠饷严重,就等哪个冤大头来接盘,给他们发饷。
因此河东诸部明军,除了周遇吉等少人抵抗外,绝大多数明军都是望风而降,然后盼着李自成发饷。
李自成在接收明朝遗产时,也接收了庞大的负担。
诸部明军投降李自成,李自成怎么也得意思意思,可李自成有钱吗?
他没有稳定的赋税来源,占据的又是穷地方,打藩王的钱,供养手下近百万人还不够,哪里还有钱财,来赏赐诸部明军,来给他们发饷。
这时李自成估计已经意识到,他要接手的是个烂摊子,所以才令人费解的提出了拿钱退兵。
此后议和不成,顺军攻破北京后,李自成依旧推行拷饷政策,便也就能够理解了。
贺人龙忽然有些激动,他在堂内来回走了几步,忽然笑道:“本帅有应对之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