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班子在卢阳县连着搭台唱了十几天,天天戏曲不重样,引来许多围观的百姓。
人多的地方总会有热闹,譬如杂耍,譬如小儿喜欢的皮影戏,挑担或推车卖各式各样零嘴炒货的脚夫也络绎不绝。
这日用过早膳后,庄绾叫上二丫和铁蛋,三人扛着小板凳去听戏。
路上遇到敲铁卖麦芽糖的老人,她拦着买了二两麦芽糖,又给二丫和铁蛋买了些瓜子零嘴。连奶呼呼的小旺财也得个肉包,它摇着一撮小尾巴欢快地跟在庄绾脚跟后。
戏班子是从外地来的,专门游走于各个县城乡镇,每次都会停留二十来天,戏曲唱完就走。
看台就建在菜市口人来人往的地方,看台下圈了块空地,用简单的栅栏围起来。栅栏门口守着个人,只要给三个铜板就可以进去听一整天的戏。
庄绾给了五个铜板,领着二丫和铁蛋进去,选了个视野好的位置。三人排排坐,认真看起来。
具体唱的什么她不懂,但她就爱看戏台上一个白嫩小生唱戏。那身段比女子还柔美,却又带着男子的阳刚英爽。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皆气度翩翩,明眸皓齿高挑清瘦,再配上咿咿呀呀婉转动听的嗓音,别提多赏心悦目。
庄绾边嚼麦芽糖边听,等小生的戏唱完,她打赏了二十个铜板。台上小生见她财大气粗,俊眉含笑地看过来,目光流转间水袖一抛,对她长揖作谢。
这极度地满足了庄绾的虚荣心,总算明白榜一大哥花钱砸网红主播是什么感受了。
她微微一笑当是受礼,然后潇洒起身:“二丫,铁蛋,走吧,回去用午膳了。”
卢阳县的人用午膳比较早,他们寅时鸡打鸣就起床去务农,天彻底亮后回来做早膳,吃完早膳再去打渔,打渔回来又开始用午膳。若是前世庄绾十二点甚至一点才用午膳,但在这里,巳时过半就开始用午膳。
入乡随俗,庄绾也跟着如此。
她出了戏园子,顺便在菜市口买了当天新鲜的食材回家。来卢阳有个好处就是海鲜多,随便吃。
卢阳人以打渔为生,菜市场日常卖得最多的就是各种海味,而且不贵,几乎成了庄绾这个爱吃海鲜的天堂。只遗憾牛叔不在这,不然两人绝对高山流水见知音日日欢喜。
庄绾今日买了些海贝,打算回去做粉丝焗海贝。回到家时,却见对面的宅子有人搬着东西进进出出,街坊邻居们围在那赞叹不绝。
庄绾驻足,问:“刘婶,你们在看什么?”
刘婶道:“如意妹子,你们家对面有新邻居啦!也不清楚是哪位老爷,你看看这些家私,乖乖嘞,全是红光锃亮的酸枝木,一看就是有钱人家啊。”
“哪里是有钱,”另一人凑过来:“你没看刚才搬进去的拔步床,那么大。”
他夸张地画了个大圈,比出个手掌:“估摸够睡五个人。”
庄绾奇怪:“那对面的人家呢?搬去哪了?”
她搬来这的时候,对面还是有人住的,没想到才过去一个月,就又搬走了。
旁人说:“昨日就搬走啦,王二家的儿子争气,在外头做买卖挣了大钱,把这座宅子卖了就去跟儿子住了。”
说完,他觉得奇怪:“不过话说回来,咱们梨花巷也不是什么好地段,这老爷这么有钱,怎么买这里的宅子?”
铁蛋昂着脑袋说:“估计是闻着如意姐姐做菜的味儿了,想来当邻居。”
众人哈哈笑起来。
刘婶戳着儿子脑门笑骂:“你以为别人都像你一样馋嘴?天天跟狗鼻子似的钻去你如意姐姐那。”
庄绾也笑起来,她住进梨花巷有一个多月了,人人都夸她做菜手艺好,尤其是糕点,有时候她会多做一些分给街坊邻居们尝。
听铁蛋这么说,有人玩笑地附和:“还真说不定,如意做的桂花糕那可香得连巷子口都能闻着。”
此时,脚夫们又从马车上搬下两个大箱子来。其中一个箱子不小心倾斜,从里头掉落出几本书。
不知为何,庄绾瞧见一本《资治通鉴》,莫名觉得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