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美景,也逛累了,孙山又找了间茶馆吃茶。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甭管这些消息对将来有没有用,得听一耳,为自己的“八卦知识库”储备知识。
常德最出名的除了常德米粉,还有桃源大叶茶,
其叶片硕大、叶质柔软、汤色翡翠、气味芳香而着称。
孙山吃了一口,的确不错。
一边吃茶,一边听二哥讲故事。
桂哥儿已经熟悉孙山的操作,二哥讲得好,就抓一把铜板。二哥见铜板多,讲得更卖力了。一卖力,桂哥儿又抓一把铜板。
如此良性循环,孙山便听到不少故事。
孙大朗和孙二杰看得目瞪口呆,这个二哥就这么讲了一嘴,比他们到地主老爷那里打短工收入还多。
好羡慕,怎么办?
哥二讲得口干舌燥,讲得无话可后,桂哥儿又抓了一把铜板。
孙山心满意足地“多谢哥了,讲得真精彩。”
二哥看了孙山一眼,开始看不显眼,等靠近,看那一身衣服,就知道有钱的主。
这料子看起来普普通通,实际舒适柔软,没一定家底是穿不起的。
何况孙山又穿着长衫,摆明读书人,二哥想着没钱怎么读书?孙山能读书,起码有家底。
二哥谄媚地道“公子,你是来武陵游玩的吧?咱们武陵山美水美人更美,公子可要玩得开心点。”
一看孙山,看不出哪里人,一听孙山的口音,就知道不是本地人。
孙山笑着“这不,拜读了陶先生的《桃花源》便过来武陵,寻一寻是否真的有桃花源。”
孙山这么一,二哥高兴了,乐呵呵地“公子,你来对地方了。咱们武陵还真有桃花源,你可要好好寻觅一番。”
二哥有给孙山讲述桃花源在哪里,一定要去游玩。
孙山又赏了一抓铜板给二哥。
二哥高高兴胸招呼去招呼下一个人了。
孙大朗和孙二杰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听不懂官话,也不知道孙山和二哥什么。
但看得出两人有有笑,好不快活。
也是,不孙山,就二哥,得到那么多奖赏,谁不开心呢。
孙定南看到两人眼巴巴地盯着一抓铜板,好笑地“你们别看二哥跟老爷几句话就得到赏钱,其实吃这门饭不简单,得要懂眼色,更要知道道消息。让我去做,就做不来。”
孙大朗挠了挠头,傻笑地“嘿嘿,南哥,不别的,就那一口官话,我就不懂了。”
孙二杰也道“在黄阳县还能一,一出来,听不懂别人什么了。如果不跟着你们,肯定迷路了。”
到这个问题,孙山先通知他们“等到了沅陆县,你们必须给我好好识字,好好学官话。”
顿了顿,补充道“还有学会本地话,要不然被人骗帘猪仔,还替人数钱呢。”
孙大朗和孙二杰听到要识字,不由地傻眼了。
完全没有求知欲,也没有进步的心,他们看到村里的娃子读书识字,那一个鸡飞狗跳。
孙大朗和孙二杰自认有自知之明,让他们学,不一定能比娃子好。
孙山看着他们错愕的脸色,不由地好笑“谁都要学,谁不学就淘汰,就要回孙家村。想长远地留在我身边做事,必须识字,必须能讲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