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要学!”二妞把头点的像小鸡啄米一样。
“那明天就和我一起去捉鱼。”
“好,明天早上我过去喊你。”二妞一边把鱼汤倒进她家的碗里,一边兴奋道。
李家三房都没有多余的碗,所以每次送了什么食物,都会先把碗腾出来。
李玉儿接过腾出来的空碗,想起了什么又嘱咐道:“鱼汤最好先热着,凉了就不好喝了。”
“嗯,我马上就去热。”二妞说着就风风火火的跑去了灶屋。
三家人用一个灶屋毕竟不方便,所以大家早就从新砌了几个灶屋,只是没有钱买瓦,屋顶上盖的是茅草。
李玉儿给大伯家送了鱼,又转身回屋舀了鱼汤送往三叔家。三娘和她女儿都在,说来李家也算的上是阴盛阳衰了,三房生下的都是女儿。
大房生了两个女儿,不能再生了。李老头开始盼望二房张氏的肚子,结果生下的是李玉儿。最后把希望转移到了三房的王氏身上,结果生下的还是女儿。
李老头以为他是得罪了哪路神佛,让他得不到孙子。他开始求神拜佛,在隔壁镇的寺庙里捐香油钱;向县里捐钱修桥铺路,做好事儿。结果孙子没有求到,倒得了个大善人的名声。李老头走出去,所有人都在赞扬他,感觉很有脸面,越发爱做这些事了。
李老头不知道的是:他这善人的名声是得到了利益的人宣扬出去的,背地里谁不说他坑儿子呢。或许李老头知道,只是他太在乎面子和孙子了。他坚信他在做好事,在给子孙后代积福。
不光李老头迫切的希望得到孙子,张氏也在心里日夜祈求有个儿子,当年她怀李玉儿的时候太嚣张,结果生下来是个女儿。她觉得两个妯娌看她的眼神都是赤果果的嘲讽,每天都在背地里笑话她。那段时间她都是背着两个妯娌走的,结果三弟妹也生了女儿,她才松口气。但是这些年她还没生出儿子,周围所有人都在对她指指点点,所以她都不想出门,只希望赶快生个儿子,好一雪前耻。
☆、第7章怀孕
自从喝了李玉儿做的鱼汤,李家众人对鱼就再也没有偏见了。李玉儿的工作又多了捉鱼这件事儿,只要不是下雨天,李玉儿就会带着两个堂姐到河边报道,有时候三婶也会不好意思的加入捉鱼队伍。
也许是以前吃的荤腥太少,也许鱼汤相对来说确实很美味,李家对鱼是抱有很大的热情,天天吃都不厌烦,还自发的发明了烤鱼、蒸鱼的做法。李玉儿却顿顿都吃鱼有些烦了,不过看着家人渐渐红润的脸色,她觉得还可以继续忍受,不过也必须要增加新的食谱了。
李玉儿考虑了家里的状况,想到的是养家禽。浅水湾有不少人家养着鸡鸭,以前李家之所以没养,是因为李老头觉得鸡鸭麻烦又邋遢,不许在家里养禽类。现在,李老头儿住在寺庙里,一个月都不见得会回来一次,每个月的粮食都是几个儿子给他背到山上去的,自然没有时间回来阻止李玉儿养鸡鸭。
李玉儿虽然打定了主意要养鸡鸭,但买小鸡小鸭的钱还是要到她娘那里拿,谁让家里的钱财都掌握在她娘的手上呢?
张氏把钱捏的很紧,平时除了买盐和还债,不会掏出一个铜板。凭着李玉儿自己,想要说服张氏拿钱出来买小鸡小鸭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玉儿想了一下决定从大伯和三叔家入手,她娘爱跟妯娌比较,如果看到大伯家和三叔家都买了,她肯定也要买。
“唉,天天吃鱼都吃烦了。”这天捉鱼的时候李玉儿感叹道。
“鱼这么好吃,也会吃烦?”二妞不可思议的问道。
李玉儿看着二妞惊奇的脸色,不由生出了一丝悲哀,她赶紧把这种无用的情绪甩出脑袋,平静的回道:“好吃的东西多的很,向鸡、鸭、鹅都很好吃,光吃鱼肯定会厌烦的。”
“鸡,鸭是什么?”二妞迷茫了一会儿突然问道:“是不是前年过年的时候,爷爷吃的那个?”
“那就是鸭汤。”李玉儿一边点头,一边在心里感概:二妞关于食物的记忆就是深。
“可惜我们就是吃不成。”二妞儿咂咂嘴遗憾到。
“要是我们家里养了小鸭就好了,小鸭又不贵,长大了又有蛋吃,又有肉吃。”李玉儿想让她大伯家和三叔家都养鸡鸭改善家庭状况,这时候自然是给二妞画出美好蓝图。
“可是爷爷说了不准在家里养鸭。”二妞儿想起了他爷爷的话,也有些泄气。
看到二妞有些走神,李玉儿就知道她已经在思考养鸭这件事了,以她对食物的执着,知道能够吃到好吃的,肯定不会轻易放弃。
果然,不久大伯娘和三婶就到李玉儿的家里来和她娘商量着买小鸭。张氏对要掏钱的事儿都格外犹豫,再加上从没养过家禽,心里有些挣扎。但看到两个妯娌都买了,要是她不买,明年两家挣了钱肯定又会嘲笑她。要是赔钱了,三家都赔了,倒也不怕。
张氏不敢买多了,只买了三只,打算自己照管着,一定要养的比两个妯娌家的好。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天晚上,李玉儿刚把鱼汤端上桌子,她娘就扶着椅子,一阵狂呕。
“这是怎么了?!”李玉儿她爹见张氏呕的昏天黑地,在旁边急的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