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瑢就笑道:“儿臣对修书很感兴趣,也觉得烧制这些小东西很有意思。之前儿臣苦恼就问过额娘,后来觉得两者兼任也不是不行。毕竟烧制这个只需要一个配方,让匠人反复尝试就好了,修书却得儿子亲自来。”
言下之意,这两者都能兼顾,彼此都不会耽误了。
乾隆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回答,不由笑道:“你这胆子不小,竟然还想一心二用吗?”
不过他看着桌上这个漂亮的玻璃瓶,不得不说永瑢的脑瓜子是真的好使,瓶子烧得漂亮极了。
想想造办处也没能做出这么好看的瓶子,就永瑢想出来了,乾隆也是挺骄傲的。
果然永瑢像他,就是聪明,审美也是极好的!
乾隆特意让造办处留了一个烧窑给永瑢,让他能够自由发挥,还配了几个熟手的工匠来听永瑢指挥。
永瑢趁机试了不少新的组合,有些失败了,有些成功了。
成功的是一块手持的镜子,是永瑢特地给沐瑶烧的。
用的是画珐琅和透明珐琅的组合,镜子边缘是蓝色的珐琅,绘制的是沐瑶最喜欢的粉色梅花。
镜子背面是绿色的珐琅,绘制的是团寿纹和五福图。
镜子的手柄用的是透明珐琅,先在铜胎上錾刻鱼鳞纹,在表面有金色纹路,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底下漂亮的花纹。
沐瑶收到这份礼物是爱不释手,每天拿在手里看着,感觉镜子特别好看,衬得她也变好看了不少。
她儿子就是能干,捣鼓捣鼓就做出这么漂亮的镜子来。
只是这个镜子实在太难烧了,永瑢原本想要烧成一对,却始终没能成功。
最后匠人都诚惶诚恐表示实在烧不出来,都要跟自己告罪了,永瑢只好放弃。
虽然没能凑成一对有点遗憾,不过这独一份的镜子也挺好的。
乾隆一看就知道这镜子寓意万福齐天和五蝠捧寿,足见永瑢的孝心,心里也是满意的。
就是得知永瑢那边的匠人再也烧不出一样的来,没能凑成一对实在遗憾。
他索性就让造办处试着在不同的窑试一试,毕竟窑的温度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匠人掌握火候也不同,指不定能做出来呢!
造办处的工匠们苦哈哈开始一炉一炉烧,废了不知道多少炉,才终于是做出一把差不多的镜子来,给沐瑶凑成了一对。
虽说还有些许的不一样,不过放远了看却是差不离,沐瑶就欢欢
喜喜收下了。
用一个,收着一个,哪怕摔了一个,另外那个也还在!
高贵妃就感慨道:“你这镜子漂亮得很,有一个已经很叫人羡慕了,如今还能有一对,都让人开始妒忌了呢!”
沐瑶美滋滋道:“我也没想到工匠们那么厉害,竟然真能烧出第二个镜子来。不过他们既然能烧出第二个,估计也能烧出第三个来了。”
好在乾隆看高贵妃眼巴巴的,也让工匠烧了一对画珐琅的瓶子送来。
沐瑶看过后就沉默了,因为这瓶子上画着花鸟,漂亮得很,就是中间有个包袱打结的形状十分突兀在中间,还是粉红色的。
她知道这是后世很有名的“包袱瓶”了,感觉应该叫打结瓶才是,打的结在正中间,还栩栩如生,离得远真以为是用粉红色的布在瓶身上打结了,随时就能拆开。
这是谁的审美不用说了,沐瑶沉默了一会看向高贵妃,她也是目瞪口呆的样子。
高贵妃很快回过神来,给送瓶子的太监塞了一个厚厚的荷包。
等太监谢恩走后,高贵妃才小声道:“这瓶子确实别出心裁,很是特别,我也是第一次见。”
别说高贵妃,沐瑶第一次见的时候也是瞠目结舌,实在很难理解这个审美了。
但是乾隆让人送来的,高贵妃能怎么办,只好把这对瓶子放在架子上最显眼的地方了。
沐瑶后来才知道,包袱瓶不止在瓶身上打结,还有跟丝带一样在瓶口打
结的。
还是造办处一个工匠想出来的,别出新意,叫乾隆一眼就喜欢,于是工匠们就使出浑身解数,做了无数的包袱瓶。
沐瑶就曾在养心殿看见亮黄的包袱瓶,整体都是亮黄色的,瓶身有梧桐树和凤凰,凤凰展翅就要高飞,羽毛细腻就跟真的一样,极为华美,然后瓶口的丝带是粉红色的。
她也不知道一点就是,丝带其实可以有很多颜色,烧窑的工匠怎么就对粉红色如此情有独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