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地方,咱们能进的去吗?”秦大山有些惶惶然的说道,逃荒的日子让这个男人越来越沉默,也带上了一些属于难民的自卑。
秦老爷子也是担心这个,低声说道:“就是那边产粮食,乱起来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羊,若我是朝廷的人,怕也不许不知道根脚的难民入城。”
秦春沛却摇头说道:“种粮食的地方才需要更多的人,再说咱们也不一定需要进明城。”
迎着一群人疑惑的眼神,秦春沛直接动手在地上划拉起来,明城那地方确实是好,但周围却还有许多小城市,这些城市粮食产出其实也还不错,相比起明城来,他们却没有多少名气,古代交通联络不方便,这些地方都是默默无名。
“五爷爷您看,明城的后头还有一个谷城,谷城这地方偏僻,去的人很少,因为有明城在前面挡着,难民也少有会过去的。”
“但其实谷城这地方也还算风调雨顺,最重要的是,正因为人少,靠近边关地区,里头驻扎的兵营较多,但又不是贴着匈奴的地方,相对而言比较安全。”
“跟明城一样,谷城也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只是这里种粮食要难一些,有明城这个富饶的地方在,愿意过去的人很少。”
最后,秦春沛放了一个大招:“老师那边曾有一些老旧的邸抄,上头曾有过一则消息,言到此处人员流失的厉害,许多人都去了明城那头,若是有人愿意过去开荒,落户较为容易。”
这话一说,果然其余人都有些意动起来,秦春沛这才最后说了一句:“当然,若是能进明城的话,自然是最好的,若是进不了,谷城也能兜个底,谷城虽说有许多好处,但有一样坏处却不大好,此地与匈奴人的地方就隔着一个州府,若是边疆不稳怕是难熬。”
第三十八章抢掠
青山村人定了方向,又自觉还算有一条不那么稳当的后路,就一门心思的往明城走,当然,因为可能是众人也没有更好的主意了,其余的地方比明城还不如。
去明城的路上并不安稳,明城的位置偏向于西北,往这边的难民确实是不多,但路上官兵的数量却不少,有时候,官比民难缠。
粗粗一算,离开青山村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一开始逃难的时候,女人们还会主意个人的卫生,如今一来是没有条件,二来也是为了安全,大家伙儿都说乱糟糟的。
如果说他们现在还有招人眼的地方,那就是三辆车子,后头秦春沛想了个办法,将车子直接拆散了,只用两个独轮推铺盖卷,铺盖里头藏着粮食,外头看起来都是补丁。
这样一来,他们一群人跟普通的难民也看不出什么区别来,一般情况下,官兵见他们的穷酸样也就懒得搭理,毕竟打秋风也打不出什么来,反倒是比有车的时候略好一些。
只是这样一来,推车的人就要累一些,就算旁边有人扶着也无济于事。
青山村人不算少,至少还能大家换换手,秦大山和钱氏心疼儿子女儿,只让他们在旁边扶着,从来不让他们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