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关石塔塔座分为两层,以“亚”字叠涩法凿成,塔座上有一个复莲座,塔身偏圆,呈瓶状。再向上是亚字形塔颈,又有一个复莲花座,再上面是十三天和仰莲瓣座,仰莲瓣座上有法轮,法轮背部刻有八宝饰纹,塔顶呈瓶状,特别令人称奇的是在石塔的塔心室里,有两个“曼荼罗”。这两个铜片上的曼荼罗共有九个观音和九个黄财神菩萨,那九个黄财神菩萨手中还抓了九只吐宝鼠。
在佛教里面,老鼠是看守金库的,抓住了金库的门卫——老鼠,也就是抓到了钱财,抓到了财的机会。
想来这也是那位商家前去邀请刘工匠建造石塔的用意,求得一个风水加持,财源滚滚。
顾晚风在塔旁看着,好些人十分虔诚的经过这座石塔,有些惊奇,林修竹便在旁边跟她解释,在佛教里面,塔就是佛,有一种说法,当我们从塔下的卷门经过的时候,就是礼佛,是对佛的顶礼膜拜。
顾晚风瞬间便就悟了,哪怕是在已经离她遥远的现代,还有很多人前去礼佛,寻求心灵的宁静和慰藉。
而她这一路行来,现在京口这个地方,佛法真的非常盛行,不知道是因为有着大名鼎鼎的金山寺,还是这里的人们特别崇佛,已经将礼佛敬佛给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当中。
他们过了石塔之后,便找了一家客栈,先休息了下来。到了下午,听人说起附近的五十三坡,休息了一番的众人,又兴致勃勃地前去五十三坡赏景了。
佛教典籍《华严经》有一个劝人为善的故事。说是善财童子因为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化而幡然醒悟,于是决定走遍全国寻访圣贤,以求得进一步的升华。善财童子一路南下,跋山涉水饥餐露宿,先后求教于五十三位高知者。
最后在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下大彻大悟,成为观音的左胁侍。据说善财童子参拜的第一位高知者就是京口焦山定慧寺方丈海云法师。五十三坡的地名便是从这一故事中得到的启。
顾晚风他们到的时候,看着那青石台阶,顾晚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对于她来说,五十三阶的台阶,真的可以说是小意思了。
自从到了古代之后,她现虽然没有了现代爬几十层楼梯的痛苦,但是这里的台阶那真是又长又远,又多又密,走到她怀疑人生。
好在五十三坡对她是十分友善的,她和两个孩子以及一大群人一阶一阶的走上台阶,仿佛在一一参拜圣贤,而走过了台阶之后,再往上走便可以看到寺庙的大门向人们敞开。
顾晚风几人虽然已经去过了金山寺,但是见了新的寺庙还是进去了,拜了佛之后,晚饭便在寺庙里吃的斋饭,夜晚更是直接宿在了寺庙里。
在寺庙里,那佛法故事就更多了,顾晚风也在这里听到了关于观音洞的由来。
有一句俗话说,“长江无风三尺浪”,一是说它的气势,二是指它潜藏的危险性。
据传在前代,西津渡由于“鱼龙互闪烁,黑浪高于天”,风灾与水患连年生,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于是从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西观察使李德裕起,便一直派兵在西津渡巡防守护。
在此时,民间已经流传了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的传说据传后梁贞明二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菩萨像,然而在归日本国途中,在普陀山突遇暴风雨,船附在礁石上,无法前进。众人焦急万分,只得祈祷道“若尊像因海东机缘未熟,便留此山罢!”
祈祷完毕,船竟浮动起来,可继续前行,众人皆叹惊奇。
但慧锷却哀叹观音菩萨像无法同去,便将其安置在洞侧张氏家,后又建造观音院,俗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于是这里香火日盛,普陀山也成了“海天佛国”。
西津渡的一位巡防士兵便是浙江定海人,回家探亲时听见了口口相传的观音菩萨的故事,便心生想法蒜山渡口,津横蒜石,这里终日银涛滚滚,和家乡普陀山十分相似,倘若在这里建一座普陀寺,对风灾水患时常生的西津渡来说,也许能保佑来往渡客平安。
这位巡防士兵立即请了雕工仿照普陀禅院的观音大士像雕刻,并用船装运到西津渡,供奉在渡口庙中。
从此以后,经常有附近的老百姓说看到一位白衣观音飞腾升舞,救苦救难,过江旅客也连连称赞“有求必应”。蒜山便又被称为北普陀。
到了本朝,京口人钟仁卿便在昭关石塔旁的山体上凿成了观音洞。
进入寺内,在巨石高耸的山岩上有一天然石洞,洞口供奉着一尊脚踏鳌鱼,左手持净瓶,神态慈祥端严的白石观音大士像。据传,古时每逢香期,京口人都要赶到西津渡烧头炷香,常常倾城而出,万人空巷,可见其盛况。
西津渡江阔浪险,过江旅客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平安渡江,从前代起,先后在此建有众多寺观教堂。
除了观音洞,还有玉皇殿、天后宫、云台仙院等。
喜欢一觉醒来,龙凤胎已八岁请大家收藏一觉醒来,龙凤胎已八岁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