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三年时间,在对外征战的过程中,同时也不停的对各处进行移民,不过动作不是特别大,三年时间仅仅移民到各个地方四百多万人。
现在对外征战扩张结束,也该开始进行大移民,然后进行大展了。
从五月份开始,朝廷再次出动员令,从原来的十道往新扩张的领土进行移民。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口,66续续的离开了故土,去往那些新的疆域领土,建设那些地方。
从原来的领土往外围的道路和铁路,也被大量的俘虏和那些劳役赎罪的犯人快的修建。
柏油路、水泥路贯通一个又一个新的城市,铁路也增加了好几十条,准备联通不同位置上的所有重要的大城市。
海军舰队在接到圣旨后全部出动,从阿拉伯海沿岸和印度平原的海岸线,分批押运送俘虏去往非洲大6和美洲大6。
舰队把他们一批批的运到不同位置,留给他们一些工具和简陋的武器,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了。
定西州也划分出来了,孟南柯也开始安排人过去,进行移民前的准备工作。
他不但派过去了不少人过去建立一些基础的工厂作坊,开始生产各种建筑材料,还有很多人都是建筑方面的人才,过去准备建立城池。
同时还有几十万俘虏也被他的人接手,分散到二十万平方公里的范围,被那些技术骨干带领着,在合适的地方建立新的城市。
原本的老旧的那些原本萨珊波斯的城市被全部拆除,要么是在原地建立新的城市,要么是在附近找寻到更好的地点,重新打造新的城市。
按照孟南柯的计划,这里将建造十五座城池,每座城池面积大概十到二十平方公里,可容纳十五万到三十万人口。
另外还要在很多地方建立村镇,让百姓们居住耕种。
等城池建造起来了,也是孟家全部搬迁到定西州的时候了。
清风细雨楼的骨干成员,也开始往西方转移,并且大量人手被派往西方的欧洲大6,甚至还有很多人去了非洲大6和美洲大6。
大唐境内只留下来一些基本人员收集情报消息,避免出现突情况。
盛昌四年,大唐的很多工厂作坊里面的股份被孟南柯出售,有一部分技术骨干和管理者开始离职,他们携家带口的朝着西方移民。
很多书院换了管理人员和老师,原来的那些书院的管理人员和老师们,连同他们的家人们,开始6续抵达定西州。
同时各地还有很多店铺也开始被转让,老板和一些伙计,也带着家人离开了原本的城市。
孟南柯原来的那些退役的亲卫,还有他以前的食邑,也有很多人带着家人离开了原本居住地,去往定西州。
盛昌五年初,因为使用水泥钢筋等新的建筑材料,城池建造的很快,大概的框架已经建设完毕,基本上可以投入使用了。
二月十三,李承乾下了一道圣旨,惹得天下一片哗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贞观九年九月,孟氏南柯归于唐,此后献曲辕犁、翻车等农具器械,土豆、红薯、玉米等良种,解万民饥饿之苦,功德无量;献望远镜、钢铁冶炼之法、火药改良、舰船制造、武器装备制造方法等军用物品,助我大唐扩土万里,功高盖世;献砖窑、水泥厂、煤窑、盐井、茶厂、油田、棉衣棉被等民生用品,使我大唐亿万子民生活富足,功勋卓着;明造纸术、印刷术等各种教育用品,建立无数书院,让我大唐百姓都可读书识字,教化万民;带兵征战甘凉、灵朔、倭国、高丽等地,建不世之功。
……
凡此种种,皆为无上之功劳,况乎一人所为,非大赏重赏不足以酬其功绩。
故今日特封孟南柯为大唐异姓王大炎王,封地极西欧洲大6,可自主统治文武,御养万民,为大唐之兄弟,永镇西域。”
这道圣旨一下子把天下百姓和朝堂大臣震掉了下巴,也把皇室的那些王爷们惊呆了。
皇帝陛下这是怎么了?好好的干嘛突然搞这么一出?
给一个外姓人封王不说,还允许他统文武,养万民,这不就是让他建国吗?
陛下就不怕到时候人家做大做强,把大唐吞并了,李唐王朝成了人家孟家的?
特别是那些王爷们,一个个的更加不满意了。
凭什么啊?
我们李家的人你不封国,却便宜一个外人,我们不服气。
无数皇室子弟和大唐的忠臣,纷纷上书或者当面谏言,这种自掘坟墓自挖根基的事情,可不能做啊,陛下还是收回成命吧。
实在不行,也别忘了自家人啊,你把我们李家的子弟,也找地方封出去行不?
收回成命那是不可能的,这可是太上皇当年和孟南柯商议好的,如果不能遵守约定,谁知道孟南柯会不会心生不满,他李承乾和李世民当年一样,可是没有干掉孟南柯和孟家的把握。
万一人家看到我们不守信用,起兵造反怎么办?
过几十年后,孟家后人成为大唐的权臣,会不会取代李家成为大唐的主宰?
这事不能冒险。
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原本的约定,让孟家所有人都去往定西,离开长安万里之遥的西方,让他们往西展。
如果到时候人家打下整个欧洲大6,再加上旁边的非洲大6,那领土面积大概和现在大唐也差不多了,那么大的地盘,也是孟家能控制的极限了吧。
地盘大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到时候他们应该不会再有吞并大唐的想法,不然有可能自己就崩溃了。
这也是李世民和李承乾再三仔细考虑过的。
至于李家的那些王爷们,也不是不能封出去,但是现在不行。
一方面是人口,还是不够多。
除了那些新打下来的地方需要移民过去,孟家肯定也会带走很多人。
李承乾估计最少需要从原本的地方移民过去四五千万,毕竟地方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