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下苦思对策,何况一个人,赵丹没为难。
“要不…”
楼昌欲言又止。
“有应对之策,尽管说。”
只要办法行得通,赵丹来者不拒。
“抽调边疆的兵力,基本是精锐,可保邯郸无忧。”
楼昌说出不是办法的办法。
如今的大赵,剩下禁军,边军两支劲旅,堪当守卫邯郸的重任。
“不行,再去抽调一次,防不住匈奴和东胡。”
赵丹断然拒绝。
真这么做了,不止赵人,老祖宗和天下人,得唾弃自己到死。
为了挡住秦军,不顾匈奴,东胡入侵边疆,不干缺德到冒烟的事。
“确实不行。”
楼昌是病急乱投医,知道这件事缺德到冒烟。
“王上,平原君,信平君他们来了。”
一宦官来禀告。
“楼卿,把两人迎来,快去。”
许是朝中的文武商议出结果,赵丹升起希冀。
“唯。”
楼昌相迎的平原君是赵胜,信平君是老将廉颇。
蔺相如本人来不了,卧病在榻,到了生活需要隶妾照顾的地步。
因此,由老搭档廉颇代替。
“臣等见过王上。”
“季叔,廉卿你们坐。”
两人先后落座。
“秦国不同意求和,朝中可是商议出对策来?”
赵丹立马说道。
“对秦求和一事,臣和几位朝中重臣商议,并过问了蔺相国。”
“要邯郸不失,唯有假求和。”
赵胜他们有了新对策。
“秦国一识破假求和,完全没得谈。”
打到邯郸外围防线,还要激怒他们,赵丹没法理解。
“王上勿忧,许秦国以重利,按往常求和的流程,他们识破不了。”
廉颇出声道。
求和在诸国之间,比较常见,秦国也有相关的例子。
“让给秦国十座城池,财宝、战马若干,彰显我们的诚意。”
赵胜往后面说下去。
“给秦国这么多好处,季叔要不,我们减少一点?”
赵丹一阵肉疼。
秦军攻取以上的城池数量,包括战马这样的军备资源,往往花费不少时间。
选择送给秦国,一瞬间的事。
“谁说要给秦国好处的,王上忘了,我们是假求和。”
“莫说十座,二十座都给秦国,只要肯同意。”
赵胜相当的大方。
“假求和秦国,然后做什么?”
赵丹听明白了,就是给秦国空头支票,实则一毛不拔。
“拖着秦国不给,说是需要时间筹集,再一起交付。”
“我大赵趁机组建,完整的邯郸防线,调集兵力、器械等,以便来日有力的抵御秦军。”
廉颇说出计划。
“如此,来得及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