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虽然多年未见,可是石黛这个名字,一直伴随着他。
丁承抬起头,看到柔和的灯光照在石黛脸上,显得特别宁静。旁边桌喝酒的吵吵闹闹似乎被隔绝了,来来往往的客人如同背景,这个世界仿佛被分割成几个碎片。
而石黛的那个碎片里,只有她自己。
第51章。最终章o1人都是会变的。
第二天一早,石黛带着丁承回家。
但是很不巧,阿爸昨天和牛果果去省会城市看装修材料了,家里只有阿妈一个人。看到石黛带了个陌生人回来,阿妈摸不着头脑。
“这是丁承啊!”石黛说:“阿妈你不记得啦?小时候在我们家住过的。”
阿妈这才想起来:“是老丁那儿子吧?”
“好久不见了阿姨。”丁承笑着跟阿妈打了个招呼。
“坐坐坐。”阿妈忽然开心起来:“就你一个人来了吗?你爸妈呢?”
石黛看他们俩在叙旧,自己进屋换了套衣服。出来的时候阿妈和丁承还在聊,阿妈甚至还吩咐石黛:“去弄点水果过来。”
石黛从冰箱里拿了点桃和西瓜,去厨房清洗。
阿妈对丁承甚是好奇,当年只听说他出国读书,后来就没消息了。这会儿突然出现,阿妈有问不完的话:“你们在国外读书和国内一样吗?像黛黛一样的能出去吗?”
丁承不厌其烦的一一解答,石黛端着水果出来:“你问这么多做什么,我又不出国留学。”
阿妈:“万一呢?”
石黛:“没有万一,我在国内读研读得好好的。”
阿妈扭头看了眼外面,太阳渐渐西沉,夜晚就要拉开帷幕。站起来,阿妈说:“我去给你们做饭。”
家里有干竹笋。这是春天的时候,阿妈回庐寨挖回来的。将竹笋处理干净,煮熟晒干,密封在袋子里存放。想吃的时候拿一点出来,泡上开水,变软。用来炒猪蹄,炖牛肉,都很好吃。
丁承记忆里好像吃过这道菜,那时候他七岁了,比石黛大一点,记得的事儿也多一些。后来回家,老妈还念叨着广东菜和少数民族的菜天差地别,同时也十分怀念干竹笋。
“我今年做得挺多。”吃饭的时候,阿妈说:“等你回去的时候,带一点回广州。”
“那我妈肯定乐死。”丁承笑:“她前段时间还说,有空过来玩玩呢。”
阿妈:“那好,再过一段时间水果就成熟了,我带你们去摘水果。”
石黛看阿妈和丁承聊得开心,自己吃了一碗饭:“我饱了,你们聊吧。”
“你又没什么事。”阿妈说:“明天带丁承出去逛逛。”
如今县城在展旅游,一些民族风格的东西都搬出来了,出去逛逛也好,况且石黛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可以,明天去银上山吹个风吧。”
银上山是县城南面的一座山,那里长着许多百年古树,山下有一条风情街,小吃和民族风情都有。夜晚要是往山上走,可以鸟瞰整个县城,看万家灯火。
翌日,石黛在睡懒觉。
阿妈大清早就起来打扫卫生,吸尘器吱吱呀呀的叫。过了一会儿阿妈又来敲她的门,说:“黛黛,你快点起来,把这个豆子拿去给兰姨。”
“拿什么豆子啊?”石黛捂着被子问道。
“黄豆。”阿妈又说:“拿去给兰姨,让她帮我们磨好,晚上给你们做黄糕吃。”
兰姨家里有工具,磨豆方便。平常要磨点什么东西,阿妈都会拿过去。虽然阿爸给阿妈买了电动的打粉工具,可她总是不会用,鼓捣半天只会越弄越气。
“好。”石黛这才起床。
“你去哪?”丁承比石黛起得早,问道。
“送豆子。”石黛说:“也在县城,不算很远。”
丁承:“我也一起去。”
兰姨家在郊区,那儿是前两年政府盖的经济房。听阿妈说,当初买这房子的时候,兰姨还跟她借过钱,也不知道现在还了没有。
石黛拿着豆子下去,丁承帮她打开车门:“我来开。”
石黛:“你认路吗?”
丁承:“你跟我说就行了,人肉导航仪。”
石黛笑了:“那行吧。”
这两年因为国家的重视,少数民族逐渐展,县城到处在拆迁修路。虽然县城不大,石黛他们还是花了将近四十分钟来到郊区。
这一片民居地,只有几栋大楼拔地而起,旁边什么设施都没有,大概因为没有完全开,有种荒郊野外的感觉。不过一楼有许多五金店,也没有什么客人,老板都坐在椅子上打盹。
滴滴。
手机响了,石黛掏出来一看,是牛果果给她的图片。图片上是几个洗手柜的图片,牛果果问她:“你喜欢哪一款?”
石黛回:“第二款。”
然后牛果果又给她了几张床的照片:“这床呢……”
“那个白色……”石黛字没打完,忽然听到了“砰”地一声。
这声音很沉闷,像什么东西从高处跌落。石黛把注意力从手机收回来,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可是还没看清生了什么,丁承的手便捂了上来。
“别看。”丁承的语气有些惊讶。
眼前一片漆黑,石黛感受到了丁承掌心的温度,她不知道生了什么,只觉得好像是件大事:“怎……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