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4腾讯上市了
176亿美金买下的东西,最终被他分拆成两大公司,一个是内部估值75亿美金,还清全部负债还有5亿美金现金流,其中两亿美金是耐菲给的五亿美金剩下的。还有一亿美金是迅播公司购买环球影视版权永久授权的买断费用,还有两亿美金,是谷歌旗下的油管的买断费用。作为大股东,施密特这个谷歌ceo,很难忍住不把环球的影视版权拿下了。6ooo多部啊。1912年到现在,已经92年了,积累的版权,太多了。2亿美金的买断费用,确实不贵啊。
自然,迅播的一亿美金买断费,这谷歌肯定没办法拿到。毕竟环球集团现在的股东和迅播的股东,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都属于普世控股系直接和间接控股。
谷歌列,只有38%。也就是大部分还是属于其他人。这和迅播是不一样的。
而且和耐菲五亿美金买断,不一样,这只是2o年授权,而且还有网络收费的1o%的低分成。远低于华纳,索尼等巨头的版权分成合同。
江尚可是知道未来这方面的收入,很可能成为环球一大块新收入。
这就是环球用“未来收益,换现在短期现金流”的套路
有了这些钱,环球就可以开启《度与激情》和《谍影重重》两部这几年最火爆电影续集了。
实际上不论是环球还是动视暴雪,优质资产真的很多,但可惜迷失在并购扩张,市值暴涨中的维旺迪,无心经营。
也就是他们陷入了“一直做大”的怪圈。大而不强,是很多通过并购崛起的企业必然的隐患。
最终,江尚执掌的新环球,就选择了"先做强,再做大,又强又大”的新战略。
如果变大和变强有冲突,毫不犹豫选择变强就好了。一个是练外功,一个是内功,肯定要把自身内功弄好。
可惜,好莱坞的规则太多了。
不喜欢当犹太财团的孙子的他,选择了离开。
只有在好莱坞混,你才知道犹太裔,到底多么强大的势力,任何辱骂,反犹的大明星,大导演,大公司,全部都会被他们弄死弄垮,身败名裂。
看不惯,也不愿意受气的他,去了硅谷。此时动视公司的很多愿意离开去硅谷的高管,已经集体搬迁到山景城的科技园的金碧集团的总部大厦。
自然圣莫妮卡的动视暴雪总部,也被保留,作为金碧集团加州的西部第二总部
相比起硅谷的科技风,好莱坞确实不太适合对接最先进技术。想想历史上动视暴雪开出《魔兽世界》以后,越来越难产。逐渐被育碧,艺电越。不复现在行业冠军的豪气和潇洒。
这就是失去原创能力和大量核心人才的必然后果。只想着做大,套现,很显然后患无穷。可是职业经理人为了拿到期权,为了高薪水,很难不选择短期暴利的获利行为,至于隐患。
大不了拿钱走人就算。
这也就是江尚找职业经理人,优先考虑,改任有没有责任心和担当的原因。留下烂摊子给自己,自己又不能跑掉,你拿着期权跑开了。我们这些股东怎么办。
可以说1美元那些动视暴雪的金碧集团,把动视暴雪彻底分拆成多家分公司。采取类似孵化园的模式,进行内部激烈竞争。
要拿期权和奖金,业绩说话。不整合在一起,就是为了一目了然的看到各个工作室和分公司,到底干了什么。
干得好的,自然能拿到集团的各种资源,尤其是更多开费用。反之,你只是一直在申请经费,毫无成品和成绩。那么很抱歉。不仅仅奖金逐步没了。期权也不要提。
很可能还被直接卖掉。分公司的好处就是,卖掉的时候,财务状况,资产数量,都一目了然。
未来,金碧肯定要把过于臃肿的动视各个分拆公司,工作室,逐步“卖掉”,按照末尾淘汰制度的套路,清理掉不需要的尾部业务。
两家公司,环球花了7o亿美金。
金碧成功把2o亿美金债务uoo27"债转股”后,他又花了3o亿美金,才把金碧集团的负债清理干净。把他的估值做到了15o亿美金,
相比起好莱坞方面的传媒影视行业它属于外行,虽然史蒂夫凯斯,巴厘迪勒都很努力的教他。毕竟一个懂行的老板,不会给下属带来太多麻烦,也不那么理解他们的一些操作行为。
别看好莱坞所在的洛杉矶和硅谷所在的旧金山割得不远,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运作模式。
就好像环球集团,很难拿到几十倍的市盈率,连十倍,都不要报太大指望。他被称为uoo27"夕阳产业”不是没有道理的。
想想现在风光无限的好莱坞六大,未来会逐步没落,变成五大,影响力除了迪士尼,居然都没后起之秀耐菲牛逼,就知道他们错过了什么。
金碧集团,要不要改名字列。
经过高层讨论,最终还是绝对使用名气更大的”动视暴雪“这个新名字。但金碧集团会不会取消。答案是,虽然也只有两年多的底蕴,单薄了一点。但靠着火爆的》冰封王座》和《魔兽世界》两款游戏,金碧集团已经证明了自己。蒂姆库格建议下。应该把金碧集团作为控股公司,动视暴雪可以重新上市。他的底蕴毕竟跟持久。动视是1979年成立的,距离现在已经25年,暴雪是1991年成立的,距离现在,也有14年。底蕴和知名度明显比2oo2年成立的金碧,跟牛逼。拿来上市,更容易获得“品牌价值估值”。
唯利是图的江尚,自然满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