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笑着看向庆脆脆,“都是沾了你家的光,要不是你家做起这海货生意,多少人家都要难过这个冬天呢。”
庆脆脆笑着道是大家的功劳,外边正好送鱼的,有不少人开口道谢呢。
庆脆脆心里欢喜,若是自家生意好,不仅受益自家娘家外家,多少愿意勤劳脱贫致富的人也能受益,也算是上天给她重活一次的恩德。
至于一开始说起的李二媳妇,有了娘家给撑腰,李老爷子撑不住闹腾,先是教训了老妻,最后无奈还是分了家。
分了家的李家二房借了外家钱,在村东边起了一间小院子,后来跟着李二媳妇娘家兄弟出海挣钱,日子越过越好。
而李家大房受李老婆子影响,只能本分做老实庄稼汉,七八年后李老婆子没了,才终于和王二家做上生意。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尚不多说。
眼下花溪村最大的一件事是于家的于大壮死了。
消息是小芬娘传来的,她上门来传喜讯的,请王二夫妻两个吉时吃席宴的。
原来是小芬说定亲事了,定好要和本村的罗姓人家结成亲事。
说了正事,顺手拿起水瓢帮衬着做事,她以前在这院子里上过工,懂不少门道。
一边道:“于大壮长得贼眉鼠眼,原来仗着他爹是里正,游手好闲,谁家能看上那东西。他和他老子娘说是在镇上寻了工,其实哄人了,不知道奔哪儿去耍了。”
“你们说,大活人要不是自己长腿跑,还能去哪里?”
庆脆脆好奇问道:“那怎么说是死了呢?”
小芬娘哼笑一下,“还不是他爹娘扯的。非说是他儿夜里托梦,说是自己死了。”
庆脆脆一顿,看一眼若无其事背靠此处在砍柴的丈夫,道:“神仙托梦还有谱,这话不是哄人嘛。”
小芬娘:“可不是,阖村没人信他们两口的话。”
院中很快说起别的话头,庆脆脆并不揪着这一点多问,生怕别人起疑心。
只不过她心里有猜测,怕是于大壮和别人说过对自家的谋算,于家夫妻找不着儿子难免和那些人问上一遭。
第49章。红糟海鳗·
九月转眼即过,刚进十月,王家二房的海货生意便开始大收海鳗了。
海鳗长约成年人手臂,肉质紧实,每逢九月末、十月上旬是海鳗丰产的季节,内里油脂丰厚。
不论是鲜活吃味儿,烟熏吃养生,都是利好的选择。但是庆脆脆却有另一种独特的适合海鳗的腌制方式。
第一日收海鳗,一共收起上五百斤的海货。
若不是镇上大海铺子补了一批货,腾出一间晾晒院子,只怕换没地方悬挂。
庆脆脆将竹屋后边背阴处发酵了整整半年的青红酒挖了出来。
青红酒是由本地糯米和红曲发酵而出,酒水一半封坛直接送到镇上铺子售卖,另一半则留下自用。
足有一人高的陶罐坛子,庆脆脆估量着今天海鳗的分量,只开了一坛。
本地刚下岔的新鲜糯米发酵,加上红曲点缀,一边留存着淡淡的酒香,另一方面滋味更能醇厚柔和。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