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眼间透出一股子年轻活力,既成熟又带着青春张扬。
两人简单寒暄后。
蔡一侬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欣赏的笑容:
“早就想认识认识李导你了,今日一见,果然年少有为。”
李怀谦虚地摆摆手:“蔡姐客气了,我也很佩服您。”
“年纪轻轻就出来创业,这份勇气和决心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蔡一侬轻轻捋了捋耳边长,笑盈盈的商业互吹:
“那李导更不是一般人了,还在上学就开了自己的娱乐公司,第一部作品更是红遍亚洲!”
“李导,你怎么这么优秀呢?”
李怀很受用,笑道:“哎,只是运气好罢了。”
蔡一侬摇头笑道:“你看你又谦虚,这其中的艰辛我懂。”
“创业不易,我深有体会。”
李怀笑了笑没说话,主动给蔡一侬倒了杯茶。
来之前,李怀特意做过背调,知道蔡一侬出身于福建厦门的一个大家族。
爷爷当过厦门副市长,是一位爱国华侨,归国并创立了福建工商联。
不安稳的那几年,家庭生很大变故,父亲先移民去了香江。
为了养家糊口,原本从事文艺工作的父亲改行当过装修工、印刷厂工人、也做过保安。
五年后,她与母亲赴香江与父亲团聚。
本来在剧团是台柱的母亲,则在电子厂打工,也做过茶餐厅收银员。
可谓是吃了不少苦。
李怀不知道自己打探的资料对不对,试探着问道:
“蔡姐,我听说您出身于一个大家族,家族里应该有很多支持吧?”
蔡一侬苦笑:“李导,你误会了。”
“虽然我的家族曾经辉煌过,但到我这一代,已经没剩下什么了。”
“老实讲,我创业的时候,家里几乎没给任何支持。”
似乎被李怀的好奇刺痛了。
蔡一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仿佛勾起深埋在心底的往事:
“创业,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食吃。”
蔡一侬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突然很想跟面前邻家小弟弟一般的李怀分享几句:
“你能想象我这两年是怎么过来的吗?”
李怀微微皱眉,诚实道:“不能完全想象,但我知道一定很不容易。”
蔡一侬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她喜欢这个年轻人的坦诚,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蔡一侬知道李怀也创立了一家娱乐公司,就像个知心大姐姐一样,半教诲半回忆创业经验:
“毕业后,我做过记者、杂志编辑、电影宣传、金像奖筹委会制作统筹、演员资源总监等,25岁创办公司。”
“第一部当制片人的剧是《京港爱情线》。”
“那时候,公司只有四个人,为了省钱,我一个人就得做好几个岗位的工作。”
顿了顿,蔡一侬仿佛又回到那些忙碌而充实的日子:
“从制片人、经纪人到行卖片,大小事务我都得亲力亲为。”
“有时候累得只想趴在地上大哭一场,但哭完之后,还是得继续干活。”
李怀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敬意。
他很难想象,这个年轻女人是如何熬过来的?
李怀虽然也创立了公司,甚至成功拍了《蓝色生死恋》,但过程并不太艰辛。
至少还有王妃,李宝田这些人帮衬。
这样一对比,貌似蔡一侬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这个女人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