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霍誉非有点愁。
觉得顾骋心太大了。
不过他还这么年轻,看着对面抱着透明的小罐子,往里面剥核桃的顾骋,霍誉非又觉得也很正常。他还那么年轻,为什么要早早的经历那些呢?既然有他在对方身边,那就不用急,慢慢的也可以。
有那么一瞬间,霍誉非都觉得,其实自己陪他一辈子也可以。
有谁会比我更关心你,对你更好呢?
但他马上就对自己这样的想法感到啼笑皆非。
虽然在认认真真夹核桃,顾骋也照样迅速抓住了对方偷偷一笑的表情。
“你在想什么?”
霍誉非就支着下巴,一边在纸上写东西,一边语气自然的反问:“我刚刚笑了?”
“我可看见啦。”
“恩恩,”霍誉非漫不经心的点点头,继续在纸上写着什么,嘴巴里忽然被塞了个东西,他下意识咬了几口,就被又涩又甜的味道充斥了整个口腔。
顾骋给他喂了一块核桃仁。
“快说!”他催促着,又剥了另外一半放在他嘴边。
霍誉非下意识张张嘴,对方又把手收回去了。
他又默默的合上,控诉一般的看着对方。
顾骋没绷住笑了一下,然后把表情重新端正起来,循循善诱:“告诉我你笑什么,这一罐核桃仁都是你的。”他说着还摇了摇那个透明的罐子。
霍誉非知道顾骋很喜欢吃干果,就故意道:“我还以为那些本来就是我的呢。”
顾骋不说话,低头继续夹核桃。
霍誉非一乐,眼看逗成功,注意力就重新回到了手中的备忘录上。他觉得自己要学的也挺多的,尤其是即使不在家里住,霍启东也会给他布置“作业”。
这种“家庭作业”并不是从最近才开始的。
霍启东从几个儿女小时候起,就常常拿霍氏正在做的一些实际项目改头换面,当做聊天的谈资。也会不时拿出一笔钱,按照他们异想天开的“完美方案”实际操作一把,看看几种可能的结果。那个时候年纪最大的霍誉守也才十二岁,宋誉莱八岁,霍誉非就更小了,只有六岁。就算是霍誉守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投资的理论,都是凭着直觉懵懵懂懂做出决策。
这种直觉也非常有意思,有时候就连霍启东都猜不出结局,只能尽可能试一试。
大多数都不那么成功,偶尔有一两次,则妙不可言。
可能他们自己提出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的时候,大多没有做全方位的考量,或者说根本没有任何考量,甚至可以说,他们未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却能够“误打误撞”,得到一个好结果——至少也不会特别差。
这就是“直觉”,是霍氏子弟写在基因里的天赋。
霍启东觉得很有意思,他喜欢看着自己的儿女从懵懂一点点变得成熟,把捉摸不定的“直觉”逐渐变成紧紧握在手中披荆斩棘的利剑。
尤其是,那个时候霍誉非的自闭症显现出好转的迹象,似乎对霍启东聊天的内容很感兴趣。霍启东非常高兴,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在了小儿子身上。
从医学上讲,即使是高功能自闭症,痊愈的概率也非常非常低,可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霍誉非却竟然有了好转的希望,也因为此,霍启东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富贵闲人,每天除了一些必要的工作外,几乎大半时间都陪在霍誉非身边。
宋誉莱小时候也很有天分,但越来越长大,对这些反而越没有兴趣。霍启东从不勉强,放任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走自己想走的路,但事实上,直到现在,宋誉莱都没有真真正正很明白自己要走去哪里。
霍启东觉得这没什么,宋女士却不这么认为,她更认同宋誉莱应该尽早明确自己想走的方向,然后就勇敢又坚定的走下去。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