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题单选题本来是有机会做对的,结果做题的时候在两个选项中犹豫了,把正确的那个给排除了。
墨子急得拍了下大腿,这题不犹豫就好了。
其实高老师想着第一次考试,没有出很难的题目,都是比较基础的,只要做过课后习题基本都能做出来。
但对于古人就很难了,不过还是有几个人及格了。
及格的人集中在平时专注物理课的人里,比如东汉的张衡、南北朝的祖冲之父子、北宋的沈括、明朝的徐光启,清朝的王贞仪等人。
不过他们都没有上8o分,和纸质版《理论力学》擦肩而过了。
他们叹息,有几题看似简单,实则出题人在文字里设置了陷阱,他们都被高老师给带进去了。
好在886还是有点统性的,想着大家都是第一次参加后世的考试,就不要搞这么多事了。
它没有像后世很多学校那样给古人们进行排名,不然低分的人怕是要羞愧死了。
不过有这么一个例外,统子没公布大家的分数,他自己给自己公布了。
那就是明朝的朱厚照。
看了自己的分数后,他问了周围人的得分,现自己是最高的。
于是朱厚照了一条弹幕得瑟:
【明朝威武大将军朱厚照:哈哈,我及格了,61分。3ooo个亲密度值到手咯,还有可以添加一名好友了(撒花)。】
他还学着现代人弹幕,在句子末尾加了一个表情包。
部分皇帝看着朱厚照和朱厚照的这句话只觉得刺眼,凭什么都是皇帝,这家伙居然可以及格?
而且险险地过了及格线?这家伙有那么聪明吗?
明朝。
朱元璋看着自己27分的卷子,牙痒痒,居然没考过自己的子孙,这就有点丢人了。
他想问问明朝的其他皇帝考得怎么样,有没有比自己还低的?
但这样的话只能在公屏上问,那就暴露自己了。
算了算了,他是皇帝,物理这种东西学不好也没关系。
也不是所有皇帝都没及格的。
清朝。
康熙的分数还是算高的,78。
当然也没达到得到书籍奖励的要求。
康熙志得意满,觉得自己对于这些东西还是有点天赋的。
不过他认为自己的数学可能更好,不知道什么时候考数学?
想着别的皇帝可能是考得太低了,不好意思弹幕,他得炫耀一下。
康熙跟着朱厚照的脚步,也在弹幕上公布了自己的分数。
【大清王朝康熙:朕得了78分,可惜差了两分就能得到《理论力学》了。】
明朝的皇帝看着康熙的弹幕,差点气得吐血,他们对于这个替代了大明朝的清朝没有好感。
此时看到康熙炫耀自己的分数,唯一一个及格的朱厚照也才61分,差了康熙这么多,他们更气了。
民国。
懂历史又懂科学技术的人:呸。
他们觉得康熙这个皇帝可真好意思的。
康熙自己学习了西方的数学知识,却不把这些知识面向大众,藏着掖着,自己学。
要是别人也有机会学外来的数学,说不定很多人能比他考得好。他们也现了,懂数学的人普遍考得比较好
就康熙这种,本来就比别人有机会多学了知识的人,还有脸在弹幕上炫耀自己的成绩,简直没脸看。
很多皇帝考试前还觉得考不好也没什么,可是看到有人陆陆续续地晒自己的分数,他们心里突然有了一丝紧迫感。
那是没能比过其它朝代的一种窘迫和急切。
此时,大家心里突然升起一个感觉,同样的教育资源,自己的朝代不能比别人学得差。
怎么也要有几个高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