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赵护这里,统共也才两亩地,与赵护讨论之后,一亩半种棉花,另外半亩种成黄米,赵护是想着先前孩子都没新衣裳。
捡的全是大房剩下的,棉衣不知道穿了多少个冬,早就不暖和了。
今年既然分家了,怎么着也得给三个孩子各裁两身新棉服,再各做一床厚被子,父母那边也得必上一套,若还有多余的棉花,他和贞娘以及两个侄子也都能分到一件。
他还想两亩地全种棉花够不够。
陈庆笑道:“够了够了,咱们这边的棉花虽然产量不太高,但一亩至少也有五六十斤了。”
一床被子不过七八斤足矣,小孩儿的棉衣更没多厚了,如此算下来一亩半的棉花能有个100斤左右,家里人手一件棉衣,再多做两条被子也是足够的。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虽说棉花够了,可布料什么的,家里却是没有的,这么多衣裳光靠贞娘一个人定然是做不出来的,就算是能做出来,赵护也觉得不该让她来,到时候还得请人做。
赵护一琢磨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哎呀,果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啊!
赵护琢磨着待考完试,一定好好想想赚钱的路子,不然若真过了乡试,就得立刻去京都赶考,家里那点银子根本不够。
更别说在走之前还要安排好一家人的日常开销了。
赵护心里虽说着急,但依旧把重心放在读书学习上,不管生活如何安排,如今最紧要的便是过了乡试。
日子一晃就到了六月十四,赵护早早便收拾好了,背着抱去陈家接大儿子。
不想,才出了县学没多久,就瞧见秋家的马车在近前停了下来,秋旭探出头冲他喊道:“老赵上来跟你说个事。”
秋旭自打上次吃了番茄鱼,便琢磨着什么时候再来一次。
可惜进入六月,距离秋试越来越近,大家都紧锣密鼓的读书,就连先生都将五日一次的休沐改成了半月一次。
若不是月底就要出发去叙州了,让大家回家准备一下,接下来的时间随时都有可能出发,指不定这次的休沐日都分不来。
秋旭这几日把赵护带来的两坛子酱给舔了一次又一次。
好不容易盼着放假了,便厚着脸皮凑了过来。
除了蹭吃之外,还有一事还想与赵护商量一下,他们家的番茄能否供应给自家酒楼。
陈庆这段时间倒是在集市上卖番茄。
可惜他们家下手晚了,直到几日前掌柜突然找上门来,说许家酒馆推出一菜一汤,异常火爆。
客人用了都是赞不绝口。
据说是许员外在集市上寻摸买些山野菌的时候,恰巧碰到了陈庆摆摊,个头小小、红红火火的小柿子,立马吸引了许员外的注意。
陈庆摆了将尽一刻钟,愣是无人问津,也不怪旁人这东西大家还没见过,好不容易有人来问了,他就大大方方,让对方先尝了一个,小番茄的口感层次是很丰富的,酸酸甜甜在这个夏日里特别开胃。
生吃不比处理过的差,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做为厨房起家的许员外,对食材的好坏一眼便知,碰到这种不知名,却又口感极好的果子,他自然是全给拿下了。
陈庆价格其实定得不低,20文一斤,攒了五天的量,足足有三十多斤。
陈庆头一次出摊就被对方包圆了,按照赵护说的告诉对方这东西烧汤、凉扮都好吃,这不如今许家的一碗番茄蛋花汤卖到了10文一碗。
糖霜小柿子一盘更是直逼20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