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秋桑也鬆了一口氣,等到這批學子畢業,讓大家看到了女子讀書的好處,以後也就不愁女校招生了。
過完年,學堂開學了,緊接著三年一度的春闈也到了。
全國各地的舉子們湧入京城。
京城是天子腳下,歷來都是全國最繁華的地方,可是當他們看到平坦又乾淨的水泥路時,還是不免震驚了。
不光是如此,這次來參加春闈的,有不少都是以前來過一次或多次的,短短三年,這京城的變化也太大了。
還有,進京趕考中有不少的窮苦學子,京城的消費本來就不低,這段時間客棧食宿都還會漲價,每次考試前的食宿都是很大的開銷。
但這次不同,他們剛進京,就有人通知,憑舉人的文書證明可以去建的官舍住宿。
環境雖然算不上優渥,但是這住宿是免費的。
京城的各種變化,腦子靈活的學子們就開始打聽了。
得知了這半年以來的改變,他們心裡也不免戚戚然,心裡也沒底。
這個剛親政的皇帝,跟他們想像中的不一樣,唯一能確定的是,這位陛下並不喜歡華麗的詩詞文章。
朝堂上,也在商議這次春闈的細節。
大晉的科舉還沒實行糊名制,所以以前才會有那麼多作弊的機會。
這次被凌秋桑直接拍板,除了所有試卷糊名之外,還必須再用小吏抄寫一遍,這才能送到閱卷官的手中。
出題到放榜,出題人,考官,以及抄寫試卷的小吏,都不能走出大門一步,也不能和外人接觸,全程由藍御帶軍隊監管。
除此之外,家裡有親人參加考試的,都不能參與出題以及監考。
大大的防止作弊的可能性。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
考官批改考卷,甚至是出考題,多數也帶了自己的喜好,有的人喜歡華麗的詩詞,有的人喜歡字寫得好的學子,有的人喜歡文章寫得好的。
但是這些通通都不在凌秋桑和施懿的考慮範圍內。
第4o章王爺不可以
有了之前六部考試招人的前提,朝臣們對科舉改革的接受度也高了不少。
而且,顯而易見的,通過上次指定招考對應的人才,各部門的工作效率都提升了不少。
由此可見,這人啊,還是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才能發光發熱,只會吟詩作賦的,哪怕是把四書五經倒背如流,都未必能做個稱職的官員。
凌秋桑坐在龍椅上,「傳統考題,今年就由輔大人出題,翰林院協同,其餘時政考題,全部由朕和皇后出題。」
「臣等,遵旨。」
大家都對這樣的安排沒有意義。
這之後,吏部尚書站出來,「陛下,之前六部招考都有女考生,這次春闈科舉,民間也有女子想要報名,這。。。。。。還請陛下拿個主意。」
現在陛下並不限制女子做官了,但是能來參加春闈的,哪個不是頭懸樑錐刺股,寒窗苦讀多年,過五關斬六將才能走到這裡。
如果女子能直接參加春闈,是不是對其他的學子不公平?
凌秋桑抬了抬手,「今年不急,從明年開始,童生試,女子也能報名,除了各部門特殊招考以外,正常情況下,女子要做官,也需要從童生試開始。」
特殊招考,無非是部門實在是差人了,各地的地方官也能實行這個政策法規。
比如說一個縣的縣令,縣令掌管整個縣城,但縣城下面還有小鎮,小鎮一般都是由縣丞負責,縣丞下面還有縣尉,主簿,典史,這官位就可以直接用特殊招考招人。
著實用不著國家派人下去管理。
考上之後再上報吏部核查,比如不能招收本地人,不能和縣令有親屬關係,家世清白不能有犯罪史,考官有無收受賄賂等等,核查無誤之後就能入職。
但機會不會太多,畢竟也不可能年年斬那麼多貪官,各部門也不可能年年都缺人。
凌秋桑雖然想要給女子們一條的人生道路,但也要考慮到公平公正的原則。
對於皇帝的決議,不少朝臣都鬆了一口氣,這樣的決策才是對的,才不會讓男學子們產生抗議。
究竟是女子厲害還是男子厲害,考場上見真章,不需要偏頗。
今年科舉,陛下和皇后會參與出題的消息不脛而走。
對於京城的各種變化,特別是女子當官,還有去年年底的七部提前招考,學子們雖然有些不滿,卻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鬧事。
規規矩矩地參加春闈考試。
不出意外的,今年的實策和算學的占比很重,不少學子看到考題之後都哭了。
算學,君子六藝排最後,大多數人也就是個小學生水平,很少有學子精專算學,看考題是一頭霧水。
再看實策,策論年年都考,但是今天的是時政啊,考的就是禹州水患。
大多數人都懵逼了,他們都還沒做官呢,怎麼可能會治水?
凌秋桑嘆息,要真會治水,就算是大字不識,他都願意給對方一個官位。
別看禹州水患抄了都x堰的作業,興修水利,這是個長期工程,那工部尚書賀古堂次次上書都是找他要人的。
標準答案是有了,但實施起來的步驟繁多,各個細節都需要相應的人才去負責,賀古堂也沒有三頭六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