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臣心里也是清楚的。
刺君死谏!
亘古未有!
陛下自诩始皇,功盖三皇过五帝。
这第二次的东巡,还预先敲定了要在泰山封禅,并于琅琊郡建造琅琊台,皆为称颂陛下之万代功绩!
倘若中途因为尹烈的死谏狂言,动摇了皇帝陛下的威名!
按照君辱臣死的国法。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拔剑抹脖子自尽。
“李相你且放宽心,下官和淳于博士会为您打好前站的。”
周青臣笑眯眯的拍了拍胸脯,他所负责的都是前面的四过小菜,相比于后面的高难度谏言,他确实挺有信心的。
辩论嘛!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周青臣本身又是儒家出身,打嘴仗什么的,根本没输过的好吧!?
“嗯!”
李斯点了点头,算作回应。
周青臣见状也不再打扰。
淳于越微微侧,稍微用余光横了李斯一眼……
淳于越作为当世大儒,对于李斯这种由儒转法,外加还有着毒杀同门师兄的黑历史存在,自然是极为不喜的。
儒与法,也向来是难以相容的!
紧接着。
这位大秦左丞相便认认真真,逐字逐句的把尹烈的谏陨石书全部看完……
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见李斯的眉头开始越皱越紧,这不看不知道,越看越感觉十分棘手。
前面倒还好。
后面的第七过:帝国高薪造成的三冗两积,第九过:军事殖民于中原,第十过:不察携天命倒逼皇权者……
这些全部都得他来进行反驳。
而且只有很短的时间进行准备。
李斯突然有一种压力山大的感觉。
对面。
军侯蒙武与前戍边上将:麃公的面前也都摆着谏陨石书的誊抄版本。
忽的!
老将麃公直接拱手道:“陛下,老夫请立斩那狂徒刺君、蛊惑人心、离间挑拨之辈!”
前戍边上将:麃公,辈分非常的高,昔年与蒙家一代的蒙骜,并称为帝国双壁!
那时候王翦也才刚刚在军中崭露头角而已。
谁知一转眼。
便白驹过隙了。
而麃公之所以被称为前戍边上将,就是因为他公然违背了权相吕不韦所制定的国策!
吕不韦强行废除了斩记功制度,推出了“义兵”新法,其想把大秦扶至王道路线上。
然后。
麃公便因长安君成蟜反叛一事,赵国各种声援摇旗呐喊为由,率军二十万攻赵!
一战!
伏斩赵军三万人!
麃公立下大功,却也严重触犯了吕不韦的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