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历史上的蒙恬统兵北上。
还是骁勇无敌的李信统兵北上。
两者的差别会非常之大!
例如历史上的蒙恬率领三十万锐士北伐匈奴……
李信十万足矣!
倘若尹烈再把闪电战的战法,以及马鞍、马镫和马蹄铁三件套搬出来,李信估计只需三万人,便可复刻勇冠三军、封狼居胥的战争奇迹!
而三万和三十万……十倍的兵力差距,对应能够省下数之不清的九州税赋,此当为华夏万民之福祉!
这才叫真正的为国为民,大义也!
那么为何一定得是李信呢?
武成侯王翦行否?
答案是不行!
王翦属于顶尖的战略性主帅!
王贲是统帅和战将的结合,却两样都不算封顶……
蒙恬同样是统帅型将领。
蒙武的资历、名望颇高,但实际军事才能较为中规中矩。
老将麃公由于斩记功制度被废的原因,无法启用……
军侯冯劫和九卿太仆杨端和,乃至于未来的秦末名将章邯,其实本质上都有点儒将的意思,不够悍勇!
最后。
军侯任嚣、军侯赵佗和军侯辛胜,三人确实都属于先锋猛将的类型。
但他们比之李信……
终究还是要差上许多的!
这便是尹烈无论如何,哪怕偏激的咆哮始皇,也要保复李信的原因所在。
而嬴政当时会出言担下攻楚初战的用人不当之责,是源于一个帝王的骄傲!
嬴政并非嘉靖,有错抵死都不想认。
千古一帝自有千古一帝的心胸!
嬴政是不可能再度让李信给自己背锅的……
但始皇之威名,其实仍旧会对九州的局势稳定产生影响,只不过这个事儿是有许多操作空间的。
尽管今日的朝议大辩论公示向天下。
然而。
这并不代表大秦高层就操纵不了舆论,以淳于越为的儒家博士们,又不是吃白饭的。
“陛下,微臣明白该怎么做了。”
李斯拱手一礼。
嬴政点了点头,道:“嗯,去吧!”
李斯退下。
嬴政却并没有立即投入到批阅国政奏章当中,因为今天他的心,着实有些乱了。
他看到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
即:尹烈绝非常人矣!
这场死谏诤秦的大戏,嬴政的判断是尹烈亲身入局,背后并没有六国叛逆余贵在指使。
这便意味着,尹烈所说的……挟天命倒逼皇权者,或许真的确有其事!
所谓的东郡陨石事件!
并非天灾!
而是人祸!
而且嫌疑人很可能就在大秦内部的军武勋贵派系之中,包括李斯亦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