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找出了設備的生產廠家,又跟工具機雜誌的編輯確定了一下,這些廠家九成都活的好好的呢。
即便已經過了保修期,按著行業的傳統,他們也會有原廠件和免費的圖紙。即便有些倒閉了,實在是沒有,那麼也可以委託相關公司在國外採購回來。」
6時章這會兒才知道,她為什麼列出設備的廠家和生產年份了,原來是為了這個。
許如意接著往下聊:「而咱們修不了,是因為時間長了,各種配件都已經老化、磨損,更換的配件都是大家湊出來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國產件無論是在精度、耐磨程度還是使用時間上,都有些遜色。」
「這才導致了我們的機器不好用了,不精準了。可我們的工人了解我們的機器啊。」
「如果我們用國內的工人來維修,換上原廠件,這不就解決了嗎?」
許如意是個很善於將難題一步步分解開來解決的人。
哪裡有問題就解決哪裡,最後匯總起來,問題自然解開。
6時章立時心裡算了筆帳,原廠人來維修的成本是設備原價的2o%,如果按著許如意的辦法做的話,成本甚至可以壓低到1o%。
畢竟,國內的人工比之國外的人工,便宜太多了。
更何況,如今成本更低,又能保證機器恢復到原廠設計的標準,這不僅僅是對於東陽廠,而是對於如今所有急切需要設備升級改造維修的工廠都是天大的好消息。
要是做成了,這對整個工業行業來說,提升的不是一點半點。
當然,這件事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這個人需要是個厲害的技術專家,能迅將各廠的機器分門別類,拿出具體方案,他還需要懂外語,了解國外的工具機市場,對所有工具機的構造性能等了如指掌,還要會溝通。
一個優秀的團隊可以完成,如果只有一個人的話,也就只有許如意能做到了。
而就在這時,一直在外面聽得楊又春終於大步邁了進來,他此時激動萬分,直接說了一聲:「好辦法!」
第35章三章合一
許如意說得投入,根本沒注意到後面的動靜,楊又春一聲叫好,倒是嚇了她一跳,猛然回頭,才發現外面最少站了十幾個人,而對她說話的這位,她並不認識。
還是6時章站起來給她介紹:「這是楊又春廳長。」他提醒,「剛剛楊廳長一直在聽。」
楊又春笑著說:「許廠長,你說的太精彩了,又不好打擾,我沒忍住,偷聽了好一陣。這是不對的,我道歉。不過,還有嗎?」
這位楊廳長顯然很風,許如意也跟著笑起來:「道歉倒是不用,您能聽我的報告,我是榮幸之至,就是有點遺憾。」
楊又春是聽說了很多次許如意的大名,可是第一次見她。
剛剛她的侃侃而談,真是有眼界有知識,最重要的是那一顆為國家著想的拳拳之心,楊又春已經感受到了。
所以這個好,不僅僅是叫的想法好,還是對許如意的認可。
可他沒想到,這小丫頭年紀不大,本領不小,膽子更是不小呢。很多四五十歲的下屬見他還戰戰兢兢,她居然還挺遊刃有餘,講遺憾。
楊又春是真喜歡這個小丫頭,笑著說:「什麼遺憾?」
許如意直接說:「我的報告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說解決辦法,已經解析完了,第二部分是我的一些想法,早知道您聽著,我就說快點,現在您表揚我了,我都不好意思開口了。」
6時章是知道許如意說話俏皮風的,饒是如此,也不由在心裡給許如意豎了個大拇指。
這場匯報的內容,一是許如意提出建議,二是許如意提出參與進來的要求。
不過這都是基於兩人合作多次,相互熟悉的份上,所以能這麼爽快地提出來。
但現在楊又春來了,不提顯得不磊落,可提了許如意又不太合適——她不是這行的,除了幾篇文章,沒有任何相關經驗,這麼大的改造項目,根本不可能考慮她。
可她很聰明的表達了出來。
楊又春要是覺得不合適,就不會搭腔,要是覺得可以,自然就會往下問。在這樣的情境下,往下問是很顯然的事情。
果不其然,楊又春聽了後哈哈大笑,說道:「你的想法不用說我都知道,你不就是想幫幫忙嗎?」
這話真是說中了許如意的心思,可也是給許如意面子。
她是想參與進來,這既是想要夏國不吃虧,用最少的外匯干最多的事兒,也是自己想進入這個行業。
如今楊又春卻只說她貢獻的那一面,顯然是對她印象很好。
6時章就放下了心。
楊又春接著說:「你能提出這樣具體化的建議,就證明你有這樣的本事,想什麼都說來聽聽。」
這就是對她參與其中不反對了,許如意也不含糊,大大方方地說出了心裡話:「我一直對工具機很感興,也在相關刊物上發表了不少文章,但我卻不知道,作為一個生產鍋爐和手推車的廠長,怎麼去跟工具機挨邊?」
這是肯定的,許如意就算幹得再好,哪個單位也不會將一個工具機廠給她,就不是一個行業的。
至於讓她自己買,她短時間內根本湊不齊,而且也不可能將所有的利潤扔進去。
她必須從小處入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