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蛋!五个持枪劫匪,就是拿着枪,也不一定能轻松干掉啊!这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了吧?
陈世襄压力稍大,虽然知道这具身体的身手也很不错,虽然自己上身以后,饭量一直很好,这具身体的身体素质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变强,但自己到底能打几个,陈世襄也实在没有把握。
还好,还好有枪这种东西,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又快又准!
陈世襄取出自己的勃朗宁以及备用的几个弹匣,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问题,才把枪收起。
左右不是南部十四,应该不会在关键时刻“弑主”。
“小心点!”陈世襄出门前,沈玉先拍着他肩膀,细心叮嘱。
陈世襄点头。
余山寿给陈世襄打开门,站在门边,在陈世襄出门时道:
“陈队长啊,我前两天从歌舞……咳咳,我前两天学会一句壮行诗。”
陈世襄看向余山寿,他倒想瞧瞧这家伙狗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来。
“风萧萧兮……”
“行了行了,下次说!下次说!”陈世襄立刻打断余山寿的施法,他真是傻,古人都说了,狗嘴里不可能吐出象牙来,他偏偏还对此抱有希望……
陈世襄关门离开,申贵祥瞧了瞧再次走到窗边的组长,悄悄给余山寿竖了个大拇指……牛逼……可算是知道这家伙为什么立了这么多功劳,却还是个小队长了……
冯家,二楼“教室”,陈世襄今天没穿往日的长袍,换上了一身宽松的西装,他站在屋内的小黑板前,手里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将最后一笔落下后,转身看向端坐在小桌后的冯明志。
“明志,这几个字你都认识吧。”陈世襄抬手示意了一下黑板说道。
冯明志小脑袋点了点,认真道:“亲亲相隐,大义灭亲。”
他闲时虽然调皮,但上课时,还是很认真的。
“那你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吗?”陈世襄问。
冯明志先是点头,但很快又摇头,大概能猜,但不知道对不对。
陈世襄解释:
“亲亲相隐,这词源于孔夫子,就是说至亲之间,有人犯了错,就要帮着隐瞒,而不是检举揭。比如你的父亲犯了错,你就要帮着他隐瞒,这样做才是对的。”
见冯明志还是皱着眉头,不是太理解,陈世襄便给举了一个例子:
“在我国古代经典《论语》中有一个小故事: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这就是孔子说的亲亲相隐的由来。”
小小的冯明志眉头依旧蹙着,老师的话他听懂了,但他感觉孔夫子说得好像不太对,还有,之前俞老师不是说很多人都在批判孔子吗?
冯明志疑惑,但他没着急提出疑问,而是问起了“大义灭亲”。
陈世襄再次解释:
“大义灭亲,出自儒家经典《左传》,就是说如果亲人是坏人,他犯了弥天大错且不悔改,那作为亲人就不应该帮他遮掩,而应该检举揭,甚至是杀了他。
“在古代春秋时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做石碏(que四声),是卫国的大官,卫国的掌权者卫庄公有两个儿子,他的小儿子州吁专横跋扈,石碏就劝卫庄公要管束州吁,但卫庄公不听。
“后来卫庄公的大儿子继承了他的位置成为卫桓公,由于卫桓公的弟弟州吁不听话干坏事,卫桓公便要教训他,结果州吁就跑到其他国家去了。
“后来州吁找了很多帮手回来要找他的大哥报仇,当时是石碏有个儿子叫石厚,石厚帮助州吁,杀了他的哥哥,然后州吁就成了掌权者。
“州吁成为掌权者后,国民不认可他,于是他就让石厚找父亲石碏帮忙,石碏就让他的儿子石厚跟州吁一起去陈国,说陈国的掌权者跟天子关系好,只要通过陈国的掌权者去见天子,让天子认可州吁,那就不用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