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賺點兒,總比死了強。
不僅是貿易的發達,船隊還從海上帶回了各種種子,就是把別的國家的好吃的好用的都帶回來,然後改造發展。
就像另一個世界,被稱為老祖宗嚴選的好東西。
按照慣例,官方的船隊是由二聖跟船隊合資,二聖占小頭,國家占大頭。
海上貿易開啟後,武秦的財富每年都翻倍的增加。
取之於海,用之於民。
百姓的生活富足起來,到了初始十一年,武秦的識字率到達了百分之四十。
再過十年,雲丞淮有信心讓武秦的識字率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哦,不光是武秦,西梁儘管不靠海,但是兩國是兩姓之好。
兩人都是皇帝,卻只有彼此,關係自然好。
武秦有的好東西,能不給西梁一份嘛。
同樣的道理,西梁有的好東西,也會給武秦一份。
兩國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初始十二年春,立二聖之坤澤雲知蘊為西梁太女。
年僅七歲的西梁太女,開始跟著二聖身邊學習政務,等到學有所成,便到西梁監國。
只是武秦太女遲遲未立,讓人心焦。
按理說,二聖三個孩子,一個成了西梁太女,還有兩個呢。
可這兩個,怎麼說呢。
老大今年十三歲,喜愛道法自然,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開講壇。
由於載赫年齡小,一個月會在京城周圍的各個地方講書。
載赫一身道袍,仙風道骨,講著孩子讀書的好處,不僅是乾元,還有坤澤和元。
朝廷仁善,免孩童費用,只管讀書就好,日後靠考了功名,福至全族,乃至後人。
就算不能當官,現在不僅是國有企業,還有各個書院,私人的企業,也都要人,識字的工資高。
為了高薪,難道你不讓孩子們去讀書嗎?還是免費的!!!
再加上坤澤和元當官的現成例子,雖少,但隨便一打聽,身在京城附近的百姓,還是能得知名字的。
如今坤澤和元當官多的地方,也就法的開始地湘州,還有上都城跟神都城,別的地方數量是極少的,整個府衙找不出三個。
也是很多人的固有思想。
到了初始十二年,歷經幾屆科考,做官的坤澤和元,一屆比一屆多。
從第一屆取進士的只有三個,到現在占比取進士的百分之十到十五之間,這個數量是曾經想都沒有想過的。
南北一統後,每屆取進士大概在一百五十人到二百人之間。
比起雲丞淮登基的那屆恩科,多了七八十人的樣子,可南北統一,取士數量沒有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