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没钱怎么办,刘贺说:找钱不如生钱呀,我们自已铸钱!
铸钱就得有青铜,就得找铜矿,为此刘贺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以他为首的查勘司。
他自已喜欢到处游玩山水,也喜欢去野外查勘和探险,而且这样的找矿行动不止于在昌邑国内,更是在原齐楚大地进行,甚至刘贺有志于走遍汉王朝的每一块土地。
如在单县发现的铜矿点、砂金矿点位于黄岗镇南,为西南-东北走向,面积为18平方千米,砂金埋深-13至-18米,储量约1亿吨。
他也是在这样的勘探过程中再次邂逅梅红衣,并与红衣沿着长安至合浦郡的运河水道,包括今后拟扩大的灵渠,一路考察畅游。
因为矿源一般都在荒郊野外远离居民区,因此若在昌邑国外,刘贺则会包下或买下那里的荒山,然后才进行开采,不在当地冶炼。
而是将开采出来的铜矿石、铁矿石或金矿石等矿产材料,统统运回昌邑国单县的秘密冶炼基地。
在这里,刘贺成立了昌邑恒邦冶炼合作社。
新村建设计划的丐帮和侠客山庄两部的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及优秀员工,均在这个合作社有份子,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股份,甚至开采量大的工人也能有份子,刘贺称之为激励机制。
老板主子刘贺说要跟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组建命运共同体,大家都很感动,纷纷表示要永远忠诚刘贺,把事情做好,多出产金银铜铁。
这其实是刘贺践行老庄“大同社会理想”的一个路径和探索。
同时刘贺也很注意矿工的安全保护。
因此在这里干活的矿工积极性很高,连续两年优秀的矿工还可以加入新村而获得国籍。
因此不断有新的流民加入矿工队伍。
之所以不在有汉廷朝籍的民众中招募矿工,是出于保密需要。
因此矿工一般在流民中挑选,先安排去新村建设干活,考察到可靠的、体力可行的,才集中进行培训,然后再蒙面进入矿区,一般要干满两年,才能离开矿区,然后加入新村之国籍。
也就是说,这些矿工同时也是新村两部人员的潜在培养来源。
主要矿区是在单县和郜城两地。
刘贺也在齐地烟台的芝罘区,发现一处金铜含量甚高的良矿,并挖回不少矿石,铸造出铜钱和金币。
后来,还曾在豫章郡、鄱阳郡发现黄金矿和铜矿,储量都很丰富。
这是后来刘贺与宣帝刘询交易而选择到豫章郡就国的原因之一。
后期刘贺有点迷上了这个采矿的事情,因为这个矿石可以变成钱,然后再去买一大堆吃的喝的穿的,给自已的国民,他就感到很满足。
除了铸钱,刘贺还大力发展织衣织布业,他喜欢看着春节过年时国民穿上新衣服的满足感,看到各家各户喜笑颜开,他也会很开心。
(吕思勉先生在《秦汉史》第486页:织工以齐为最优。)
同时,刘贺也积极发展水利事业,推广执行其父刘髆“灌溉之利,莫大于陂渠”“水运之功,省于陆运”之理念。
而这些事业的推进,都离不开侠客山庄的组织体系,在昌邑,商业颇盛,也有侠客山庄的影子。
除了昌邑王刘贺实控人,庄主郭靖和少庄主尤川,这个具有超强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并有着顶层设计思维的侠客山庄的实际一线管理负责人是谁,也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侠客山庄的CEO是谁?
我们能在点亮的刘贺记忆中找到他或她吗?
他就是陈瑞明!
是前述屯兵于民的4万预备军的副统帅,也是后来海昏侯国的实际管理人。
相当于汉廷的霍光,但与霍光不同的是,陈瑞明一生忠诚于刘贺,重大事务仍先行向刘贺请示报告方才实行之。
在陈瑞明的操持下,昌邑国的战备物资如粮食、盐和铜铁储备丰盈,足以支撑刘贺起兵造反二年之需。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争帝位,昌邑国时刻准备着。
不只在单县和郜城两地有大量的粮仓,在陈仓和蒲城也有大量的储备粮。
在价格较低时,陈瑞明即会出手买粮储存起来,而在粮价涨起时又抛出套利,平时用于侠客山庄的粮铺生意,战时则可供应军粮。
而铜铁就不用讲了,手中有矿自不发愁。
重点就是盐了。
这就不得不提刘贺在昌邑国大力推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进项目了,也正因为技术改良,昌邑国的粮食亩产量是比汉廷的平均亩产量高出不少的,而这个改良计划也包括海水煮盐。
除了借助侠客山庄的贸易体系从全国产盐地购置外,昌邑自力更生了将近三分之一需求的盐巴。